“我想,咱們大明的中央軍,應該沒這種本事吧!”
常茂的話讓陸秀夫滿臉通紅。
他剛才說得漏洞百出。他們本就帶著三百禁軍跟在中央軍後麵。如今拋棄山頂的三百禁軍,與山腳下的五千黑雲軍彙合。
他們清楚,一旦開戰,黑雲軍肯定會被發現。若一切按計劃順利進行,最後中央軍救了他們,也隻會感謝他們,不會多問什麼。可現在結果跟當初設想差太多。
突然被朱雄英問起,他們的說辭就亂套了。這場大戰後,五千黑雲軍僅剩三百餘人,剛好與山頂禁軍人數相當。
若是他們帶三百禁軍下山倒也能說得過去。但問題是,這三百禁軍如何能在十幾萬蒙古軍包圍下活下來,根本講不通。
因此,被常茂一問,陸秀夫頓時啞口無言。難道真要說蒙古大軍放他們一馬?這話他又說不出口,畢竟親眼見過中央軍的厲害,此刻還要硬撐的話,萬一中央軍反過來要求比試,豈不更丟臉?
麵對中央軍,陸秀夫實在不敢保證,生怕再被打臉。既然沒法解釋清楚,他也隻能閉嘴不言了。不過常茂卻不打算輕易放過他,又追問起來:
“咦,我好像剛才在蒙古大軍裡看到了幾千名宋朝的黑雲軍呢。”
“我自己也不明白怎麼回事。”
“正少卿,您覺得會不會是咱們的黑雲軍偷偷投靠了蒙古人?”
“要是在剛才的炮擊中被消滅了,那也是活該!我記得黑雲軍好像是負責守衛臨安的禁衛軍吧!”
常茂一臉嚴肅的樣子讓陸秀夫有點摸不透。不知道他是認真的,還是故意在諷刺他。
關於黑雲都的事,陸秀夫本沒多想,隻是隨口說了句。沒想到常茂當真了,嚷嚷著要處置這些所謂的叛徒。這可把陸秀夫給難住了。
黑雲都原本是臨安僅剩的禁軍,現在隻剩不到三百人,根本沒法交代。可常茂居然在聊天時把陣亡的黑雲都戰士說成叛徒,陸秀夫實在難以接受。
如果是普通友軍,這種話或許還能當成玩笑。但對麵是來自另一個世界的明朝軍隊,本來就不太適合開玩笑。再加上陸秀夫見識過明朝軍隊的強大,心裡已經發虛了。
當初是他在撒謊,現在根本無法回頭。陸秀夫後悔極了,要是當時說實話就好了。他想解釋真相,但看到常茂凶狠的眼神,嚇得縮起了脖子,話也說不出來。
難道這些戰死的將士真的要被定性為叛徒嗎?聽說常茂還要回來複查,陸秀夫更覺得揪心。既然話說出去了,就必須這麼辦,朝廷要是知道是他害得黑雲都全成叛徒,還不把他千刀萬剮?
高君突然開口說願意把剩下的三百黑雲都獻給明朝皇帝。
高君這話一出,朱雄英忍不住笑了。這高君倒真是想得美!他把臨安最後一支禁軍就這麼白白糟蹋了,彆說帶回三百騎兵,就算全軍覆沒也夠嗆。
要是帶剩下的人回去,鐵定挨罵;可若一個都不帶,那就完全不同了。隻要他和陸秀夫串通一氣,隨便找個借口就能蒙混過關。畢竟人都沒了,誰來作證?
這招雖然毒辣,卻也有效。
朱雄英直勾勾地看著高君:“三百黑雲都?在我眼裡屁用沒有。蒙古十三萬大軍站我麵前,撐不過一刻鐘,你倒好意思提這事。”
“你以為你那三百人真能跟蒙古大軍對抗?”朱雄英冷笑道,“再說,這些黑雲都是臨安禁軍,是大宋皇帝趙基的親兵,想把他們送人?你還不夠格吧!”
高君聽完臉色發白。想起剛才黑雲都的慘狀,他知道回去免不了吃掛落。當年賈似道十四萬大軍敗走焦山,至少沒全軍覆沒。自己這樣回去,恐怕隻會留下惡名。
思來想去,高君決定封鎖消息,關鍵是讓這三百黑雲都消失不見。最終,他認定把他們獻給大明是最好的出路。隻要朱雄英接受,他就成了同謀,自然不會泄露風聲。
即便他知道大明瞧不上這點兵力,可此時此刻,他求生欲望極強。可惜事與願違,朱雄英直接拒絕了。
當朱雄英抬手的一瞬間,高君就知道自己的命運已定。他將永遠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徹底絕望了。
突然渾身無力,癱倒在地。常茂看著癱軟的高君,冷笑一聲:“難怪你們大宋落到今天這步田地。”
這些將領們一個個都不靠譜,要是這種隊伍都能保住大宋江山,那真是天理難容了。
還記得當年的焦山大戰嗎?高將軍好像是參加了的吧!
直到現在,我還好奇,高將軍是怎麼在那麼慘烈的戰鬥裡活下來的,又怎麼會全身而退回到臨安城的。
說到這,李得好停下來了。旁邊的陸秀夫卻開始想到更多。
他用一種震驚的目光看著高君。
剛才看見高君要把所有手下都交給朱雄英,陸秀夫已經很驚訝了。
一路上相處,陸秀夫一直都很佩服高君。在他眼裡,高君是個了不起的將軍,從來沒懷疑過他。
但這次看到高君的做法,陸秀夫才明白,原來高君是這樣的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當年焦山之戰,很多名將都戰死了,高君居然安然無恙回來,會不會他也乾過類似的事?
是不是也把手下全都賣給了蒙古人?
陸秀夫以前也很有抱負。
跟著李庭芝時,他認為隻要努力提升自己就能報效朝廷。
李庭芝做淮東製置使時提拔他當參議官。
那時邊關告急,很多幕僚都跑了,他沒走,因為他想建設朝廷。
國家遇到困難,正是出力的好機會,怎麼能逃呢!他還提出不少好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