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中,趙基一臉迷茫地看著四周,他剛才還在宮裡玩得挺開心的,突然就被叫了出來,還沒搞清狀況。
“難道又是哪個公主要結婚了嗎?”趙基心想,“有必要讓朕親自出來迎接嗎?”
聽到趙基的話,謝太後的額頭直冒黑線。
當初布置的時候,她已經跟皇帝解釋過了,沒想到皇帝現在還要問一遍,這讓謝太後覺得頭疼。
“皇上!老身早就說過,這是黑雲都出戰蒙古大軍。”
“現在大勝而歸,我們當然得出來迎接。”
趙椹最近一直在宮裡儘情玩耍,有點迷迷糊糊的。
自從跟朱雄英簽了協議,他就特彆放心,覺得萬事無憂了。既然大明這麼強大,蒙古大軍應該也能輕鬆解決。
以前他在後宮玩耍時還有點顧慮,但現在這些事都有人負責,趙椹也就徹底放鬆了。
這段話裡描述了一些宮廷裡的複雜關係和人物之間的互動。趙祺對太後提到的關於軍隊的事情表示懷疑,認為現有的力量難以對抗蒙古大軍。
太後則在心裡不滿皇帝的表現,並且希望儘快換掉皇帝。同時,太後也對自己的計劃感到擔憂,尤其是擔心黑雲都外出後可能發生的變故。當皇帝提出質疑時,太後對此感到不悅。整段文字充滿了緊張氣氛和權力鬥爭的氣息。
前兩天高將軍那邊傳來個好消息,說是事情辦得挺順利的,很快就要凱旋回朝了。這也就意味著,黑雲軍已經把大明軍從蒙古人手裡救出來了,現在正往家趕呢,整個行動也很成功。
太後心裡彆提多高興了。不過她沒想到的是,皇帝竟然表現得如此不識相。但這也無所謂啦,畢竟任務完成了。等黑雲軍回來後,就可以好好給皇帝一個教訓了。
謝太後原本還挺開心的,但聽皇帝這麼說話,越想越惱火。她捋了捋袖子,冷聲說道:
“哎呀!皇帝您可真是厲害!咱們這區區五千黑雲軍怎麼可能打得過蒙古人的鐵騎呢!”
“依我看,咱們的黑雲軍恐怕已經被蒙古人打得落花流水了吧!”
“完了完了,皇帝!我們現在怎麼辦!要不要趕緊跑路?快收拾東西,咱們快逃吧!”
旁邊的趙祺聽到太後的話,都有點懵了:這是怎麼回事?難道蒙古軍真打過來了?剛才明明還慶祝大勝呢!這裡麵一定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
趙基內心掙紮得很厲害:
“不能就這麼跑了!我是皇帝,更應該帶頭衝鋒陷陣。”
“現在大臣們都還沒撤,我要是獨自逃走,臉麵往哪擱!”
“再說,黑雲軍全是騎兵,就算遇到蒙古大軍,也不至於一下子就被團滅吧!而且黑雲軍戰鬥力很強的,打完仗至少還能活個兩三百人吧!要不咱們等敗軍回來一起撤退?不然下麵的將領會覺得我不夠仁義。”
太後看著趙基認真勁,差點笑出來。他難道看不出自己剛才是在說反話嗎?
還要以身作則呢!還要等黑雲軍敗兵回來,難道皇帝盼著大宋軍隊失敗不成?
要不是太後知道黑雲軍確實勝利了,早就被氣死了。
臨安城好久沒這麼熱鬨過了。這些年,大宋一直在跟蒙古軍打仗,雖然蒙古大軍始終沒能威脅到臨安城。
不過,臨安城的氣氛一直都很緊張。每年的節日慶典雖然還有,但規模都不算太大。
今日這臨安城的城門口,與往日大不一樣。青磚的顏色早已看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滿眼的紅色綢緞。城門上掛滿了紅綢,城門前還搭起好幾座戲台。
皇宮特意安排了戲班子,就在不遠處候著,隻等儀式開始,便能即刻開唱。
尋常百姓也都換上了紅色衣裳,手裡拿著鮮花,站在城門兩側。遠遠望去,就像一道紅色長河,又像一座紅色的大山。城內大街小巷都掛起了紅燈籠,比過年還要熱鬨。
這些人也不清楚到底出了什麼事,隻是按吩咐行事罷了。這次的慶典不用他們掏錢,連穿的紅衣服和街上的紅綢緞都是官府準備好的。對他們來說,能白得一件新衣已經很高興了。
他們不懂朝政,對外界的事也沒興趣,隻關心眼前能拿到的好處。如今宮裡派了許多人來教他們排練,聽說禁軍在外頭打了勝仗,把蒙古兵都打跑了。有人還說,大宋可能就要振興了。
聽聞此言,百姓們心裡都很歡喜。不過也有不少人不知道具體怎麼回事,隻是被鄰居拉來湊熱鬨。知道的人就興奮地跟旁人分享,眉飛色舞地說個不停。
"你們聽說沒?黑雲騎現在在長江邊打了大勝仗!真是太厲害了!"
"這話還有必要說嗎?誰不知道!我覺得你是最後一個聽說的。不過我早就看出,黑雲騎這麼強,肯定能扭轉乾坤。"
"沒錯!我還聽說,當年遼國入侵時,黑雲騎三千人就敢硬扛對方十萬大軍呢!"
這事確實不對勁!遼國跟蒙古大軍可不一樣,您瞧瞧,如今遼國沒了,可咱們大宋還在這撐著呢。依我看,這遼國比咱們大宋差遠了,就算黑雲都以前贏過遼國的軍隊,我也覺得沒什麼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