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可惜,麵對十三萬大軍,我想黑雲都已經儘力了。我不敢想象,當時他們的中央軍心裡有多絕望!”
說起這事,全得怪高君。要不是他指揮失誤,咱們的黑雲軍也不會被蒙古大軍圍住,也不會落到這般絕望的地步。
“沒錯!都是高將軍害的!他是咱們大宋的罪人。”
“難怪他會自殺呢。這麼大個錯,死了也不冤。”
……
知道當時的情形後,眾大臣都很感慨。
全是高君的錯!五千人打十三萬蒙古兵,就算嶽飛在世也沒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些大臣們都在罵高君!
甚至有幾個大臣還朝他啐口水……
趙基趕忙攔住其他人。
不管怎麼說,高君是大宋的將軍;不管怎麼說,他在戰場上出過力,也為趙家賣過命。要是因為這種事讓他受辱,剩下的中央軍就會寒心了。
現在臨安城裡的守軍已經不多了。
其實大家都挺怕的。之前幾場仗,不少宋軍將領投降了蒙古。還有不少官員跟蒙古人虛與委蛇。有些大臣還打算逃走呢。如果把這些都算進去,那臨安就沒一個好人了。趙基治國沒什麼辦法,但他一直信奉“無為而治”,什麼都不管,覺得這樣最好。
即便當年賈似道有過錯,也有無數大臣彈劾,但趙祺始終沒動。
趙基覺得,什麼都不做可能不好,但如果真用自己的腦子去治理國家,結局隻會更糟。
想來想去,還是什麼都不做最保險。
這就是趙基的原則。
所以,趙基絕不容忍大臣侮辱高君。
擋住激動的大臣後,趙祺又問陸秀夫:
“愛卿,你剛才說了當時的情況,但我還有疑問。”
“我想了很久,覺得高將軍當時的決定並沒錯。”
“關鍵問題在於蒙古騎兵敗得太快了!”
回想陰山下的場景,陸秀夫心情複雜。
要是當時的蒙古騎兵能在大明軍麵前多撐一會就好了。
黑雲都當時被困在兩麵夾擊的局麵裡,西北方是蒙古步兵,十萬大軍壓境。偏偏因為高君的誤判,讓那支步兵部隊接近了黑雲都駐地。而黑雲都這邊也已經喪失了發起衝鋒的能力。
南邊是陰山,顯然不能往那裡撤退。東邊倒是有個缺口,不過那邊是蒙古騎兵,才三萬人,又被大明的某支部隊拖住了。
黑雲都跟蒙古騎兵之間還隔著一段距離。如果蒙古騎兵撐得住不崩潰的話,黑雲都有足夠的空間組織一次突圍,或許還能脫身。
陸秀夫心裡感歎著:“蒙古騎兵居然崩潰得這麼快!”
“他們的前鋒還沒碰上明軍,就已經開始逃竄了。”
“等我們回過神來時,他們已經衝到眼前了。這速度太快了,蒙古人居然就這樣輸了。”
周圍的人聽了這話,互相看了看,都覺得難以置信。明軍一下子就搞定了蒙古騎兵,這太離譜了吧!
有人甚至覺得陸秀夫是在胡編亂造,世上哪會有這樣的事發生?
多年來,大宋與蒙古騎兵交鋒多次,深知其厲害,吃了不少苦頭後,乾脆閉門不出,隻靠守城作戰。
在這些官員看來,蒙古騎兵簡直不可戰勝。所以當聽說明軍眨眼間就把蒙古騎兵乾掉時,他們完全不信。
“開什麼玩笑!世上哪有這樣的事?哪怕是最普通的一隊騎兵,遇到明軍也不至於連交手都不用就直接完蛋吧。”
“就是,陸秀夫說的話完全不合常理。打仗總要先打起來才知道輸贏,可按你所說,雙方都沒接觸就分出勝負了,這也太荒謬了,就算是傻子也不會信。”
我研究過不少戰爭,有時候確實有些軍隊名氣很大,但普通部隊麵對強軍時總沒底氣。一聽敵人厲害就提不起勁打仗,這還沒開打就分出勝負了。
可這裡的情況完全不同。蒙古騎兵既然來了,就說明他們不怕明朝的那支軍隊。而且當時還主動衝鋒,按正少卿的說法,快到跟前才忽然潰敗,這裡麵肯定有問題。
或許中央軍手裡有特彆厲害的弓箭,蒙古騎兵一靠近就被射得撐不住,根本沒開戰就崩潰了?
哈哈!你這說法挺有道理的,不過得告訴你件事,中央軍其實根本沒有弓箭。我親眼看過他們在臨安城的中央軍,裝備雖好,但確實沒有弓箭這種武器。
大臣們討論了半天也沒個結論。到現在他們還是不明白,中央軍是怎麼一下就把蒙古騎兵打垮的。自古以來也沒聽說有這樣的軍隊。
要達到那種效果,除非中央軍有非常恐怖的遠程火力。可惜,中央軍確實沒有弓箭。
所以大臣們認為,要麼陸秀夫在撒謊,要麼這支軍隊得到了仙人的幫助。
陸秀夫冷冷開口:“你說得沒錯,中央軍確實沒有弓箭。”
但他接著說:“但他們有投石機,超過703台的投石機。而且發射速度極快,幾乎能媲美弓箭。”
“蒙古騎兵衝鋒時,路上就被中央軍的投石機砸死一大半,自然就潰敗了。”
聽完這話,所有人都沉默了。陸秀夫的話實在超出他們的想象。
趙基愣了一會,對陸秀夫說:“我相信你說的是真的。”
趙基摸了摸頭發,歎了口氣:“朕一直覺得大明軍很強,可到底強在哪,我也說不清。現在聽你這麼一說,我才明白,原來他們能做到這種程度。”
喜歡萬界交易,朱家老祖們求我保大明請大家收藏:()萬界交易,朱家老祖們求我保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