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話,郭將軍身邊的士兵們有些激動。這種局麵並不是他們想要的,甚至有不少人到現在還不明白情況,稀裡糊塗就跟郭將軍站到了皇帝的對立麵。
現在聽說皇帝既往不咎,這些士兵情緒複雜,有些人動容落淚。有一部分士兵放鬆下來,轉身看著郭將軍,希望他能迅速給出回應,結束這場鬨劇。
然而,郭將軍的表現並未如他們所願。
他神色嚴肅,拱手對趙基說道:“每當朝廷出現問題,總會有大臣直言進諫。既然那些文官能做到,我們武將也能做到。”
說完,郭將軍深深歎了口氣。
當前狀況嘛,大家心裡都明白。蒙古人太厲害了,好多官兒都被嚇跑了。瞧著這空蕩蕩的臨安城,不少人肯定都見過那些官員跑路時的情景吧!郭將軍一說這事,底下士兵就忍不住唉聲歎氣。
朝廷裡的大臣們也跟著溜了,這事讓士兵們挺震驚的。以前這些大臣多威風啊,滿城人都覺得他們是忠臣義士呢!聽他們講話時,還有人信以為真。後來一看他們都跑了,士兵們的三觀直接崩塌了。
既然連那些聖人似的大學士都逃了,咱們守在這兒還有什麼意義?
其實早前看到安陽那邊的情況,士兵們已經有點崩潰了。有部分人甚至想逃走,但軍紀太嚴了。黑雲都的紀律尤其厲害,根本不容許有人逃跑。
士兵們知道,自己的生死與家人息息相關。他們能進皇帝近衛隊,說明朝廷對自己控製得很緊。
以前倒沒覺得怎樣,但現在大宋危機重重,士兵們也開始焦慮了。這時才意識到軍規有多鐵。他們根本逃不了。
聽說消息後,士兵們都垂頭喪氣的。朝廷也不怎麼管他們,更讓他們心寒。最近高君將軍帶來個好消息:太後給任務了,說有大事等著他們。
士兵們都很興奮,將領們更是想出去拚一把,危險都不怕了。
京城裡這個軍營裡,日子過得太無聊了。要是老死在這裡,那簡直就是在浪費生命。所以,黑雲都的兵士們都想著往外跑。
不過,黑雲都內部也有派係之分。一部分將領是本地出身,在臨城那邊有人脈,跟皇宮裡的某些人也有聯係。另一部分則是靠本事進來的,雖然打仗不賴,但人脈比較弱。
黑雲都的統帥高君將軍,也屬於本地勢力。結局嘛,大家都猜得到——沒背景的兵都被留下當替死鬼了。
但事情後來的發展,卻讓人意想不到。黑雲都的大軍在外頭全軍覆沒,原本囂張的本地派將領全都死了。就連高君將軍僥幸活下來,回去後也自殺了。
現在黑雲都裡剩下的,基本都是沒背景的士兵。剛開始時,那些有靠山的兵士跟京城不少官員關係緊密,家裡還有人在宮裡當禁衛,算是皇帝親信。
太後掌權後,這些人大多投向了太後一派,剩下的無依無靠的兵就成了中間派。
他們沒想到,正是因為自己沒背景,反而躲過了這一劫,也算是件好事。可如今看到臨安城裡的官員紛紛逃跑,心裡也很不是滋味。
畢竟他們是黑雲都的兵,走不了,也不敢多想。這會兒郭將軍突然提起這事,讓在場的士兵都很感慨。
郭將軍掃視了一下周圍的兵士,觀察到他們神情的變化,點了點頭。看來局勢發展得都在他的預料之中。
“大家都明白眼下的處境了吧?現在朝廷裡沒什麼官員了,好多事都沒人管。”
很多普通士兵每天都待在軍營裡,他們對朝廷的情況不太了解。可我常和朝廷裡的官員打交道,才知道現在朝廷的狀況很糟糕。
如果不能儘快補充官員,我們的朝廷很快就會癱瘓。到那時,不用蒙古軍隊動手,我們自己就完蛋了。
我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這個情況。趙椹聽了這話挺震驚的。原來宋朝現在落到這步田地了!
一直以來,他對朝廷的事並不上心。以前的事情都是交給賈似道管。雖然他知道宋朝局勢不好,但有賈似道頂著,不管發生什麼,他相信賈似道都能處理。
他自己覺得沒什麼能力,不如就在宮裡待著就好。後來朱雄英來了,兩人簽了協議,朱雄英答應幫他守衛建康城。
有了這個承諾,趙基更安心了。他看出大明很強,甚至覺得如果朱雄英願意出手,可能整個蒙古帝國都不是對手。
當然,他也明白請朱雄英幫忙代價很大,對現在的宋朝來說可能是負擔不起的。不過他心裡沒太多想法,曆史上很多國家興衰,蒙古帝國也不過是近幾十年才崛起的。
也許幾十年後它也會消失。趙椹看過太多這樣的例子,所以他從沒想過要徹底擊敗蒙古,也談不上有多恨蒙古人。
其實要不是蒙古人打到建康城,他根本不會在意這支大軍。隻要他們不來打擾他的生活就行。他對現狀的要求很簡單,隻要蒙古大軍不來侵略宋朝,他就滿足了。
至於蒙古的大軍到底在北方搞什麼,這和他關係不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