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可好。
焦山之戰後,大宋已經完全沒有可用之兵了。
建康城勉強有幾千守軍。
可這些人得守著建康城呢。
能不能守住臨安都是問題。
對朝廷來說,這簡直是災難性的。
臨安城裡隻剩五千多黑雲都的士兵,要守住整座城都夠嗆,更彆提跟蒙古大軍打硬仗了。可當時大多數百姓壓根不知道這事有多嚴重。
普通百姓哪懂這些?他們沒渠道了解真相,就算聽說宋軍在外頭吃了敗仗,還是該吃吃該喝喝,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他們對將軍們的情況一無所知,還以為朝廷手裡的軍隊取之不儘、用之不竭呢。
實際上,朝廷裡有些人心裡明白得很——焦山那一戰幾乎把所有精銳都拚光了。現在宋朝手裡什麼部隊都沒剩下,就算想重新招兵,從頭訓練新兵打仗,也得花不少時間,而眼下這情況根本等不及。
所以,可以肯定地說,宋朝已經沒希望反擊了。哪怕再來個絕世名將也沒用,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沒有士兵,再好的計謀也白搭。
一些聰明人都看出宋朝快完了,從焦山之戰後,滅亡隻是時間問題。但朝廷裡有些人依舊賴著不走,有些人是真的忠心耿耿吧。
許多人走到今天的位置,也都是一生努力的結果。不管怎樣,誰都不願放棄現有的東西。
很多人心中都有堅定的信念,也有不少理想。為了這些信念,他們甚至願意獻出生命。
即使現在的大宋處境艱難,還是有不少大臣堅守崗位。有些人過去可能是陳宜中的支持者,有些人可能是賈似道的追隨者,但此刻大家都團結起來,不再計較過去的恩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然而,在大宋朝廷裡還有一種人存在。這些人並非特彆有理想,也不是特彆能堅持。他們一直留在朝廷,是因為相信大宋的命運終會好轉。
他們對民間流傳的種種說法深信不疑,總覺得上天一直在庇佑大宋。隻要這份天命還在,大宋就不會徹底滅亡,即便眼下已無可用之兵,他們仍堅信會有某種神秘力量來挽救國家。
儒家文化向來不談怪力亂神,更推崇一種“正氣”。朝中官員雖多有學問,但他們的權威並不僅僅來自學識,還因為每個人都有這股正氣。這種正氣足以震懾鬼怪妖邪,隻要為人正直,連最厲害的邪物也無法靠近。因此,儘管民間常有各種鬼怪傳聞,卻鮮見朝臣真正畏懼。
其實,大部分朝廷官員對那些試圖改變大宋命運的神奇力量持懷疑態度。一開始,大宋對此類事情也沒有太多反應。
——改編自《子不語怪力亂神》
眼看建康那邊也快撐不住了,城裡的官員們已經開始商量遷都的事了。這些人還算冷靜,知道繼續守在臨安肯定是死路一條,哪怕帶走了朝廷的架子,或許還能有點指望。
江南各地的官員也開始組織地方武裝,隻要皇帝能撤到更南邊,多少還有點希望。可誰也沒想到,朱雄英突然出現在這個世界裡。
當十萬大軍從另一個世界冒出來時,大宋的官員們全都驚呆了。居然真有人能做到跨世界穿越,這事簡直沒法相信。
除了震驚,人們更多的是狂喜,難道這是老天爺派來救大宋的?
隻有朝廷裡少數幾人知道真相:朱雄英把趙椹召喚過去簽了協議,才有了今天的場景。
對普通百姓和低級官員來說,他們隻知道突然冒出了大明的軍隊,以為這是老天的安排。
臨安一直有種說法,大宋有上天庇佑,每次危急關頭都會有英雄出現。過去幾十年大宋多次陷入險境,每次都有名將化解。
很多人都覺得,即便現在軍隊損失慘重,也一定會有奇跡發生,就像神仙出手一樣。
結果朱雄英帶著十萬大軍來了,所有人都把他當成天降的救星。
看到大軍開進臨安,百姓們歡欣鼓舞,以為他是奉命來拯救大宋的英雄。不過朱雄英在臨安待了一會兒就匆匆離開了。
在臨安城裡,人們總感覺不太對勁。仿佛朱雄英根本沒把他們這些宋國子民放在眼裡。很多宋人都開始疑惑:朱雄英明明是排得上的,為什麼現在對他們愛搭不理?他不是自己人嗎?為什麼不跟大家打個招呼?
朱雄英一走,普通百姓就更沒法接近他了,也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臨安人也隻能自我安慰:好歹他的大軍是去幫宋國和蒙古打仗了。
可這些人並不清楚,皇帝趙椹和朱雄英之間的交易具體內容是什麼。要是知道了真相,估計他們會氣炸。其實,就算朱雄英守著建康城,大宋的結局也不會好到哪裡去。蒙古大軍太強了,等朱雄英的部隊一撤,大宋依舊難逃滅亡的命運。
一開始,大家都看到朱雄英的大軍出現,特彆高興,以為好日子來了。誰知謝太後又出來搞事,她想用手段收服那些從另一個世界來的士兵,讓他們替她效力。當時大家不了解朱雄英的實力,都覺得謝太後的決定沒什麼不對。
直到黑雲都的士兵回來,帶回來關於中央軍的情報,普通人才徹底震驚。他們才知道,一個普通士兵能做到這麼強大。原來對方的軍隊裡還有如此厲害的武器。
在襄陽時,大家見過蒙古人的高射炮,不過就是改良版的投石機而已,在戰場上雖然厲害,但也有不少局限,不能全靠它攻城。
在臨安城裡,人們談論最多的還是那些用來攻打城牆的投石車。大家心裡明白,真正決定勝負的還是要靠戰士們衝鋒陷陣。
不過,當聽說陰山之戰的詳情時,整個臨安城都驚呆了。原來在這場戰鬥裡,大明軍幾乎沒怎麼參與,全靠火炮就把蒙古大軍打得落花流水。
這就好比兩軍交戰時,一支軍隊還沒動手,另一方就被自己的弓箭手射得隻剩殘兵敗將了。
這樣的結果讓宋人感到既害怕又難以置信。雖然平時大家對戰事不太上心,但畢竟臨安離戰場很近,總是能聽到前線傳來各種消息。
比如哪支部隊又跟另一支交戰了之類的。這些話題成了百姓閒聊時的談資,但很少有人真正關心戰場上的生死存亡。
喜歡萬界交易,朱家老祖們求我保大明請大家收藏:()萬界交易,朱家老祖們求我保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