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連郭襄都動容了。她這輩子經曆了不少事,出生時就趕上襄陽大戰,後來被小龍女帶走,又被李莫愁收養,一路上曆經生死。
後來家裡更是遭遇了很多變故,這才讓她變得孤僻。她一直覺得自己挺倒黴的。
但聽了朱雄英的話後,她忽然意識到自己的家境其實很不錯。
外公是五絕之一,父親是天下第一大俠,從小錦衣玉食,從沒體會過普通百姓的生活。她家跟丐幫關係也不淺,母親黃蓉還當過丐幫幫主呢。
她一直覺得自己很隨和,可聽完朱雄英的話,才發現自己根本不了解百姓的生活,也沒真正關心過他們的日子。
以前隻是因為世俗觀念,才勉強對百姓的事情稍微關注一下罷了。
所以,她不過是裝著對百姓關心罷了。
如今,郭襄終於看清了自己的內心。
郭襄心中思緒翻湧。
這時,三個人裡頭,隻有朱雄英沒太大反應。
原本,他對百姓情況的那些話,都是他自己講出來的。
他以前就在農村長大,對百姓生活很熟悉,甚至親身體驗過生活的艱難,提起百姓的苦處時,心情沒什麼波瀾。
看著常茂和郭襄都不說話,朱雄英接著說:
“這場景很好理解。我們知道,百姓晚上視力不太好。”
“可這次神符出現村裡了。”
“誰都不知道今晚會不會有戰鬥,畢竟這神符對武林人來說太重要了。”
“為了準備戰鬥,防備暗處的敵人,這些人會在房邊點火把照明。”
“所以這裡有很多火把很正常!”
郭襄和常茂正感慨呢,突然聽見這話,都愣住了。
怎麼轉眼就說到了火把?!
剛才不是在談百姓的艱難生活嗎?
不是在反思對百姓的忽視嗎?
怎麼朱雄英思路跳得這麼快?
為什麼突然說到火把上了?
不過。
常茂和郭襄也不好反駁。
因為朱雄英說的確實有點道理。
現在應該有不少武林人來這兒了。
有些人可能住在這村子裡。
就算有人晚上看不太清,那也是正常的。
畢竟天下能把功夫練到極高的寥寥無幾。
多數江湖人,武功也就那麼回事。
其實吧,他們的眼睛和普通人差不多,並沒什麼特彆大的差彆。
所以晚上一樣得點這麼多火把才能看得清東西。
"哎喲!這位兄弟!"
"難不成你們也是跑這兒來找寶貝的?"
就在朱雄英走到火把跟前的時候,那屋子裡也走出個人來。
那些家夥應該早就看到咱們了。
隻是不清楚為什麼一直等到這時候才露麵。
"這何家村可真夠偏的。"
"要不是為了這個寶貝,誰能閒得沒事跑這種連鳥都不願落腳的地兒來?"
遠處屋裡有人回話。
看著對方,朱雄英沒搭腔。
他本來就不太愛跟這些江湖中人打交道。
再說了,對這些二流角色,他心裡也不太瞧得起。
朱雄英也沒動,直接往屋裡走。
倒是常茂這時反應過來了。
"這位兄弟,我們剛聽說消息就趕來了。"
"沒想到你們消息也挺靈通,竟比咱們先到一步。"
"現在天都黑了,不知你們這兒還能不能騰出地方給我們幾個休息?"
雖說是帶兵打仗的將領,但常茂可不是個粗人,甚至可以說滿腹經綸。
身為常遇春的兒子,從小他就被當成將軍來教養。
學的東西多是作戰理論。
作為將軍,常茂平日裡不屑於做些文雅的事,對這些人更是看不上眼。
到了大宋後,他也不太願意跟本地人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