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血誓立碑_穿越趙括之西域稱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61章 血誓立碑(1 / 1)

夜幕如墨,濃稠地鋪灑在書房中,萬籟俱寂,唯有案幾上的油燈搖曳閃爍。豆大的火苗奮力掙紮,似在與黑暗角力,將趙括的身影歪歪斜斜地映在滿是歲月痕跡的斑駁牆壁上。趙括獨坐案前,修長的手指緩緩撫過玄甲上斑駁的銅釘。這件玄甲,是父親趙奢留給他的珍貴遺物,每一枚銅釘都好似承載著往昔歲月的重量,輕輕觸碰,往昔的畫麵便如潮水般在他心間翻湧。玄甲的邊角處,暗紅色的印記若隱若現,那是長平之戰留下的殘酷傷疤,曆經時光的衝刷,卻依舊頑固地留存著,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那場戰役的血腥與悲壯,每一道痕跡都銘刻著無數將士的熱血與犧牲。

更漏聲在寂靜的夜裡格外清晰,滴答滴答,聲聲入耳,仿若催命的鼓點,重重地敲擊在趙括的心弦之上。親衛腳步匆匆,踏入書房,雙手畢恭畢敬地呈上密報。趙括伸手接過,展開那浸染著水漬的絹布,“邯鄲鐵騎三日前離城”這幾個字瞬間躍入眼簾。字跡在水漬的洇染下,透著一股寒意,仿佛寒冬的冷風,撲麵而來。他的眼神瞬間銳利如鷹,將密報湊近跳動的油燈。火焰仿若貪婪的野獸,迅速吞噬著絹布上的字句,隨著密報逐漸化為灰燼,簌簌地落在案頭的《胡漢雙籍製》竹簡上,燙出一個個焦黑的窟窿,恰似當下局勢的嚴峻寫照,每一個窟窿都像是一個無法填補的危機黑洞。

秋分日,卯時三刻,馬服邑中心廣場被一層朦朧的薄霧籠罩。廣場的石板上,昨夜的露水尚未消散,在微光的映照下,閃爍著清冷的光,仿若一顆顆細碎的珍珠。趙括身姿筆挺,宛如一棵蒼鬆,靜靜佇立在三丈高的信碑前。那信碑巍峨聳立,碑頂狼鳳纏繞的圖騰仿若一柄衝破薄霧的利刃,直插雲霄,仿佛在向天地宣告著某種不可動搖的決心。他的身後,三百死士整齊排列,猶如一尊尊沉默的雕塑,按劍而立。死士們的甲胄縫隙裡,寒光閃爍,藏著匈奴少年們暗中送來的淬毒短刃。這些短刃在微弱的光線中,透著致命的氣息,仿佛蟄伏的毒蛇,時刻準備迎接未知的危機,隻要一聲令下,便會毫不猶豫地給予敵人致命一擊。

遠處,車輪碾過碎石的聲響由遠及近,在寂靜的清晨格外刺耳,仿若惡魔的腳步。趙括微微皺眉,心中了然,這是綢緞莊王掌櫃雇來的潑皮正混在圍觀百姓裡,如同潛伏在暗處的毒蛇,伺機而動。他深吸一口氣,胸膛微微起伏,目光堅定地凝視著廣場入口,眼神中透著無畏與決然,靜靜等待著即將到來的風暴,心中暗自盤算著應對之策。

“時辰到!”親衛一聲高呼,聲如洪鐘,手中銅鑼猛地敲響。那聲巨響仿若平地驚雷,瞬間驚飛了簷下棲息的宿鳥。趙括緩緩摘下腰間的狼髀石,石頭表麵粗糙的紋路,熟悉而又親切,仿若承載著某種神秘的力量,給予他無儘的勇氣。他拿起匕首,用力割開綁繩,那一瞬間,粗糙的狼髀石硌得他掌心生疼,可他卻渾然不覺,仿佛疼痛已被他強大的意誌所屏蔽。緊接著,他展開竹簡,胡漢雙籍製的條款在晨風中獵獵作響,仿若在向整個馬服邑宣告著一個全新的時代即將開啟:“凡胡人入籍者,賜田十畝;漢人與匈奴通婚,免三年賦稅……”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在廣場上空回蕩,仿若洪鐘鳴響,傳入每一個人的耳中。

然而,話音未落,人群中便響起了一陣竊竊私語。賣豆腐的王老漢,挑著擔子站在人群裡,扯著嗓子喊道:“武安君,這能作數?”聲音裡滿是懷疑與擔憂,瞬間,眾人的目光紛紛聚焦在趙括身上,廣場上彌漫著一股緊張的氣息,仿佛一張無形的大網,將所有人籠罩其中。

趙括並未回應,隻是眼神中閃過一絲決絕,手中匕首已然迅速劃開掌心。殷紅的鮮血滴落在“軍功田宅製”的“軍”字上,血珠順著陽刻的筆畫,蜿蜒而下,仿佛一條紅色的溪流,在“田”字底部聚成一個暗紅的圓點。他看著血珠緩緩滲入青石紋路,思緒不由自主地飄回到商鞅在櫟陽南門立木之時,那時百姓們眼中懷疑的目光,與此刻竟是如此相似。當第二滴血落在“胡漢共耕”的“共”字上時,遠處突然傳來急促的馬蹄聲,打破了短暫的平靜,眾人的目光紛紛轉向聲音傳來的方向。

裨將李信的殘部,如同一股黑色的洪流,出現在廣場邊緣。他們的甲胄上還沾著邊境的沙土,風塵仆仆,卻又帶著一絲不甘與傲慢。為首的校尉,身著陳舊的戰甲,手中高高舉起青銅令箭,聲音裡帶著嘲諷的冷笑:“趙王有令,擅立碑石者——”然而,他的話還未說完,便戛然而止。因為趙括不知何時已如鬼魅般出現在他麵前,手中的劍尖穩穩抵住他的咽喉,玄甲上的銅釘在晨光中泛著冷冽的光芒,仿佛在警告著對方不要輕舉妄動。“看清楚,”趙括冷冷開口,聲音仿若寒冬的冷風,“這是馬服邑的信碑。”他的血順著劍鋒滴落,在地麵上濺開一朵朵血花,觸目驚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廣場瞬間陷入死寂,仿佛時間都在此刻凝固,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唯有趙括滴血的聲音,清晰可聞,一滴一滴,如同重錘敲擊在眾人的心上。趙括緩緩轉身,麵向人群,此時他的鮮血已染紅了半幅碑文,那紅色在青石的映襯下,顯得格外觸目驚心,仿若燃燒的火焰,照亮了眾人的視線。“左賢王之子,可願與我共立此碑?”他的聲音低沉卻有力,在廣場上空久久回蕩,仿若有一種穿透人心的力量。

匈奴少年聽聞,眼神中閃過一絲激動,他用力撥開人群,大步走向信碑。少年腰間的狼髀石與趙括的那塊,紋路竟驚人地相合,仿佛是命運的安排。當少年的手掌按上染血的碑麵時,人群中爆發出一陣壓抑已久的驚呼,那聲音中既有驚訝,又有對未來的期待,仿佛一道曙光,穿透了籠罩在眾人心頭的陰霾。

農耕代表是一個皮膚黝黑的漢子,他的臉上刻滿了歲月的滄桑,手中的鋤頭把上還沾著新翻的泥土,散發著泥土特有的芬芳。他走上前,看著趙括,目光堅定:“俺們就信武安君這一回!”說罷,他毫不猶豫地割破食指,血珠飛濺,落在“休耕輪作”的條款旁,仿佛在為這土地的未來許下莊重的承諾,每一滴血都承載著他對這片土地的熱愛與期望。

軍中將領們神色凝重,沉默著依次上前。他們的眼神中透著對趙括的信任,也帶著對未來局勢的擔憂。每一位將領割破手掌,他們的傷口與趙括的血在碑麵交織,形成一道道暗紅的脈絡,宛如一幅神秘的畫卷,記錄著這一刻的莊嚴與神聖,每一道脈絡都象征著他們為了共同目標而團結一心的決心。

最後登台的是一位老牧民,他步履蹣跚,布滿皺紋的手顫抖著撫過狼鳳圖騰,渾濁的眼睛裡突然湧出淚水。他的淚水滴落在碑上,與鮮血混合在一起,仿佛在訴說著多年來的苦難與希望。當老牧民的血手印按在碑上時,人群的歡呼聲如洶湧的潮水,震得石板都微微發顫,那聲音仿佛要衝破天際,充滿了無儘的力量。

趙括見狀,緩緩解下披風,輕輕裹住滲血的手掌。他抬頭看著碑身空白處,在陽光的照耀下,那裡已隱隱浮現出“信”字的輪廓,那是用他與眾人的鮮血寫成的,是信任與希望的象征。“自今日起,”他的聲音壓過喧囂,堅定而有力,“遵守此製者,可刻名於碑;違令者,恥辱印記將與碑文同壽。”他的話語如同一把重錘,敲擊在每一個人的心上,讓眾人深刻感受到他推行製度的決心。

綢緞莊王掌櫃,此刻正混在人群裡,他的眼神中閃爍著不甘與怨恨,正要示意手下鬨事。然而,就在這時,他突然發現四周不知何時圍滿了手持農具的百姓。賣菜的婦人,原本樸實的臉上此刻透著堅定,她舉起菜筐,露出底下寒光閃閃的青銅匕首;挑夫們紛紛卸下擔子,扁擔裡藏著打磨鋒利的短矛,矛頭在陽光下閃爍著冰冷的光。王掌櫃的後背瞬間滲出冷汗,他驚恐地看向趙括,隻見趙括望向自己的眼神,冷漠而銳利,像極了虎符斷裂時的冷光,讓他不寒而栗,心中暗自叫苦。

日頭漸漸升到中天,陽光愈發熾熱,仿佛要將整個世界點燃。此時,已有二十七個名字刻上碑麵。第一個刻名的是跛腳老木匠,他雙手緊握著鑿子,眼神專注而堅定,每一筆都像是在雕刻自己的命運,又像是在為馬服邑的未來鐫刻希望。當“李”姓商人的名字也出現在碑上時,人群中響起一陣意味深長的笑聲,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這是綢緞莊王掌櫃的堂弟,這一笑,仿佛是對王掌櫃的一種無聲嘲諷,讓王掌櫃的臉色瞬間變得極為難看。

暮色悄然降臨,整個馬服邑被籠罩在一片昏黃之中。趙括獨自站在碑前,血漬在夕陽的映照下,泛著紫黑色的光,宛如凝固的火焰。他的傷口又開始滲血,殷紅的血慢慢染紅了纏著布條的手掌。遠處,傳來悠揚的胡笳聲,那是匈奴少年們在慶祝,樂聲在夜空中飄蕩,帶著一絲歡快與喜悅。親衛腳步匆匆,趕來送上密報:邯鄲鐵騎在離城二十裡處紮營。趙括神色平靜,將密報塞進懷裡,隨後摸出狼髀石。石頭表麵的圖騰在暮色中若隱若現,仿佛在訴說著一個新的開始

喜歡穿越趙括之西域稱雄請大家收藏:()穿越趙括之西域稱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醫鼎 蓮花樓後續之不一樣的蓮花 暗殺者哥哥與守護者妹妹 爹魔尊,娘聖主,我不啃老乾嘛? 大小姐她一心隻想上位 禁欲佛爺白天抄經,晚上掐腰親! 讓你拯救反派,不是拐他當老婆! 兩界真武 避難所:謹慎的我建起一座城 末世重生後我和白月光複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