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秦楚水軍曆史上第一次水戰很快分出勝負,秦艦損傷數艦,楚艦傷亡慘重,所以四散而逃,主要楚艦多順水逃命快,秦軍沒擴大戰果,而是鳴金收兵。
水戰就在他眼皮子底下發生,項燕全程目睹,雖然他不懂水戰,但也不得不承認,楚國水軍不乏熱心敢戰之士,可麵對秦艦,特彆是秦巨艦強弓硬弩和野蠻衝撞,楚水軍那些戰術全部失效了。
比如火箭攻擊,秦艦早有水槍滅火防備,麵對衝撞近戰,秦有巨艦開道,有巨弩遠射,楚艦近不了身。
再加上秦艦速度更快,又在上風,所以交戰不久,楚水軍便被殺膽寒了。
三萬水軍是指望不上了,現在隻能靠自己這十七萬步卒,圍城既然不能靠太近,隻能撤了北西兩門而重點圍攻東南兩個方向。
古代圍城一般都是圍三缺一,項燕考慮到此城太大,如果全麵圍城兵力被攤薄,再加上西門通往雲城郢都方向,那邊是死地,北城是原始森林彆山方向,北麵無路可通圍之無用。
楚軍既然缺開西北兩門,秦軍自然笑納,而且再沒主動攻擊東南十幾萬圍城楚軍。
於是,兩軍很快進入各自安好的平衡,楚軍在城東南方向也就是雙水城和彆山城之間)大修堡壘深挖壕溝,秦軍兩支騎兵自由進出西北兩門。
兩支騎兵之後,是數百輛大車跟隨,去城外運輸木材運輸煤鐵礦,甚至於已經關閉的造船作坊又重新開工了。
項燕在等郢都方向的援兵,呂濤也數封快報往大江上遊送,一個是要求二哥呂慧死死拖住楚軍,一個是向鹹陽急報具體戰事。
然後,秦楚兩軍便對峙起來,兩軍雖然沒派使者簽署臨時協定,但都遵守不先開戰的默契。
秦軍因為有精銳騎兵保護,所以每天數百輛軸承大車往城內拉木材建房,拉煤炭取暖,拉竹子糊牆……
彆山城在十幾萬軍民相互幫助下,竟然硬生生建了房屋一萬餘套,而且套套有茅草糊泥巴頂泥巴牆。
而且家家戶戶房屋整齊排列,家家戶戶前有小院後有菜地廁所,軍民還在城內養起雞鴨豬魚,每街每巷還有交易鋪,有村正裡老管事,有固定公差房,更按照地域劃分競選出六房官衙。
熊通開刀問斬三百楚人,卻令入城楚人真正的歸心了。
所以,在此基礎上,將軍府再下令征召兩萬民兵協助守城,此兩萬人不管楚人山越人全部打散混編,再從正規步卒中抽調兩千精銳操練管轄。
如此,城中現在有軍近五萬,雖然兩萬民兵隻接受簡單隊列訓練,但戰事一起,可在城牆之內守城,城牆之內有無數射擊孔放弩射擊,還可以用木棍叉倒攻城梯,戰事緊急,還可以抽調人上城牆丟石塊,反正城牆石塊儲量巨大。
秦王政八年末,難得七國無大戰事,卻傳來兩件趣事,一乃秦王政布告天下把楚國腹地彆山周遭數百裡封於秦相之子呂濤。
二乃楚國大將項燕領兵二十萬圍剿呂濤之兩萬征南軍。
加急奏報很快傳至鹹陽宮,秦王政看著呂濤手書露出笑容,想不到這個名不見經傳的相國紈絝子,竟然能三敗楚國大將項燕,而且逼的楚軍放開兩城圍困,這家夥,真的是個藏拙的大才。
楚國項燕,數敗六國,也打敗過大秦,這樣的天下名將,數倍於征南軍,竟然一連三敗。
而且這呂濤可是自己力排眾議啟用的大將,呂濤之功他與有榮焉。
秦王政眉飛色舞道“都議議此戰報,相國先說說吧?”
呂不韋也接到更詳細戰報,他強裝鎮定道“還是讓李斯說吧,畢竟彆山君乃本相之子,我若堅持支援恐有私心,我須避嫌,”
秦王政賠罪道“相國是生寡人氣了嗎?寡人先給相國賠罪,征南軍大將呂濤,秦之棟梁,卿孤軍深入楚國腹地,大半年來,即不求援,又不求錢糧,還給寡人送來兩千溢金和數船禮物,”
“試問大秦,試問大秦曆朝名將名相,有誰能與之媲美,而今,將軍不但在楚國腹地修六丈高固城一座站穩腳跟,更是以少勝多連敗楚軍,”
“彆山君封地是寡人親封的,征南軍所開拓之地即為秦土,寡人聽說,將軍在彆山城頭高懸大秦黑旗,每日高唱赳赳老秦複我河山舉行升旗儀式,還感化十幾萬楚人加入秦軍共禦楚軍,諸位,都說說吧,如此忠貞愛國之士在為我大秦拚殺之際,大秦該做點什麼……”
相國呂不韋涉及到兒子以及兒子封地始終一言不發,他任由李斯為主一幫人吵吵鬨鬨。
自從征南軍副將背叛自己之後,他突然明白兒子所言,天下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利益。
所以,與其言情,言權勢,不如直接言利。
李斯雖不是他門客,但李斯能在秦國崛起呂不韋功不可沒,現在,他翅膀硬了,和第三五一樣開始和自己切割甚至於成為政敵。
那又如何,隻要自己逐漸放權不成為秦王政之敵,你們能拿老夫如何?
所以這半年來,呂不韋門客三千逐漸被安排入朝為官,他準備退出秦國政壇了,多安排一些人,關鍵時刻總有一絲情義。
吵吵鬨鬨兩三天,秦王政令準征南將軍所請,增派蜀郡兵馬五萬至郢都對峙前線拖死楚西線兵馬,征調藍田精銳五萬至北線向楚國施壓。火速安排征南軍將士家眷南下彆山城。
呂濤求援其實真正的目的就是討要兩萬征南軍將士家眷,有了這兩萬秦軍家眷,一來可增加秦人比重,二來可安征南軍心,三是憐憫這些秦國黔首,未來之大秦雖然節節勝利,可秦國之民卻越發艱難,甚至於到最後關中秦人活的不如六國遺民。
因為楚國名將項燕掛帥出征,又因為呂濤連敗項燕三仗,呂不韋這個默默無名的紈絝子突然在七國名聲大噪。
是的,這場發生在楚國腹地的大戰注定變成一場熱鬨的大戲,一場被七國貴族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兒戲。
在無險可守的大江沿岸,兩萬秦軍竟然連敗二十萬楚軍,這便把強楚最後一塊遮羞布撕扯下來。
喜歡世家的上下三千年請大家收藏:()世家的上下三千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