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公子角是第一個申請錢莊執照的人,也是第一個吃到螃蟹的人,他除了申請錢莊執照外,還申請了從紡紗到織布到成衣鞋帽一條龍執照。
公子角看上這些勞動密集型產業是為了安頓衛人,衛國貴族大規模南下,自然有無數心懷故國的平民百姓跟隨,不走不行啊,衛國已經名存實亡了,他們對大秦和諸國一樣充滿莫名的恐懼。
錢莊可以設在城中,但工坊卻不能設在城中,特彆是汙染性工坊,彆山商城是貿易之城,本來寸土寸金,豈會容許他變成一個工坊之城。
所以工坊位置被彆山君規劃在商城周邊,當然,土地是需要花錢購買或者租賃的。
彆山商城正南二十裡也是熊氏私產,如今修城,卻被這長二十裡寬五裡的田地擋住去路,雖然這塊田地被項燕下令填埋,但私產就是私產,不可強征。
為了得到這塊田地,或者能得到三條通往江邊的路,呂濤親自拜訪老丈人熊通希望置換或者巨資購買,熊通箭傷未愈,看見這女婿氣的破口大罵,總之一句話,高低不賣,多少錢不賣……
好在丈母娘鬆了口讓他先安心建城,她想辦法說服夫君,怎麼說也會給女婿留三條路進出的。
這城便在一個女人承諾中冒險開建了,倘若老丈人真的油鹽不進,那大不了繞路西城唄。
都說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歡喜,可不包括老丈人,老丈人被自己射傷,這仇恨又豈能輕易化解。
工業區建設速度其實超過了商城,主要是呂氏很多大集團公司的入駐,軍城不允許待了,總要安排個新去處,畢竟關乎數千人飯碗。
呂蜴便看上了商城之東,那裡被楚軍清理成營房,而且有湖有溪流。
呂濤大手一揮批了,而且工業園麵積超過商城,以後招商引資可無限往東拓展。
整個商城其實還有更好的黃金位置,那便是橫豎主乾道中間交叉四個區,這四個區目前沒開賣,當然,估計大將軍是不準備開賣了。
中間主乾道寬百米,道中間會移植樹木,共十車道,兩邊還有綠化隔離帶,隔離帶邊是人行道,人行道邊還有商鋪留出來的商道,所以東西南北兩條交叉主乾道寬的嚇人。
當然,最中心點四個區的土地肯定是最值錢的土地,呂濤規劃為國務資政院所,國務法政院所,國務監察院所,和國務軍事院所。
四個院所代表彆山國軍政法監四駕馬車,稅務總院將搭在監察院內。
當然,彆山蕞爾小國哪裡需要這麼大麵積的辦公場所,所以四院必須留出三分之一麵積修建市民公園和其他公共設施,四大公園分彆稱為東春園)南夏園)西秋園)北冬園)園,除了四大公園,四院還需在公園內設置圖書館,博物館,藝術館,和體育館。
而且四院還需留出土地建所屬大學堂,使館區,當然,諸國使館自己花錢買土地花錢自建,彆山國最多預留些許土地份額。
這也是呂濤一直拖著不修城牆的原因,實在是這商城牽扯太大了,發展也太快了。
但現在的彆山麵臨最大的問題是沒有中央政府,沒有,一直靠地方官衙勉強運轉,呂濤一直拖著原因是找不到合適的國相,當然,他老爹呂不韋其實最合適,可呂不韋還不死心,還在等待事態是否按呂濤預言的方向發展,他對於一手培養的大秦之王還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當然,幾十年心血付出,哪裡是說放棄就放棄的。
人不刀斧加身,哪裡會心生悔念。
再一個就是呂濤一直沒想明白國相院和封君的關係,誰控製誰,誰指揮誰,或者如何和諧共處而不影響國家運轉。
因為他一旦決定放手,他的威望是可以統禦一切,但後世封君呢,是走上奪權之路,還是獨裁之路,或者變成傀儡之路。
其實變成什麼都無所謂,他所謂的是這文明的種子如何傳承,如何能影響華夏進步,而不是退步。
是的,退步,為了君權皇權,華夏采取了集權,集權不了,便是國家混亂的開始,相權太盛,法理上便站不住腳,名不正則言不順,東漢末年便是活生生的例子,為了趕走強相,所謂忠貞之士請兵馬外援,兵馬入京,發現皇權不過如此,皇權最後一絲敬畏蕩然無存,所以從此華夏變成手中有兵便是王,這尼姑和尚摸的老子為什麼摸不得,這皇帝你家當得,我家為什麼當不得。
於是混亂的三國開始了,魏晉南北朝開始了,此後的華夏曆史一直在重複這樣的混亂。
可以說,世界其實是個實驗場,西方在實驗各種政治形態,東方更是激烈實驗各種政治形態,一直實驗,皇家強權不行,放權也不行,軍人以軍威篡權不行,法家嚴刑峻法不行,儒家使勁渾身解數總算湊合做補鍋匠,其實還是不行。
所以在後世,讀懂曆史的華夏知識分子看見西方那一套就覺得不過如此,咱老祖宗早玩過了,看見第三世界軍閥乾政更是感覺幼稚,多麼低級的玩法,怎麼就不翻翻我們家二十四史呢?
可能天下就沒有萬古長青的治國方式吧?
可自己如何能保證彆山這國中國立於風暴眼中而長存,一旦失去彆山這風暴眼,哪怕呂濤現在占領第一島鏈或者更寬闊土地,這些脫離華夏文明影響之民還是華夏之民嗎?他們會不會成為第二個白眼狼倭國反噬華夏。
這是很有可能的,所以彆山的重要是紐帶,是神聖殿堂,是文明源頭,更是無數海外遊子的故鄉。
親衛來報,有齊國稷下學宮諸儒生來拜訪,領頭之人叫淳於越。
誰,淳於越,好家夥,這可是又一個曆史名人啊,秦始皇焚書坑儒可是這家夥點的火,想不到這家夥竟然來到彆山。
被親衛帶進書房的一共六個儒生,都很年輕氣盛,其中領頭的身穿長袍頭插木發簪,有兩撇文士須,身長而瘦,標準老夫子板正神態,年最多不過二十四五……
喜歡世家的上下三千年請大家收藏:()世家的上下三千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