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
彆山文化業的興起毫無懸念的也釣來無數大魚,七國很多自我感覺良好的士子經常拿著自己的作品拜見彆山君,這些作品什麼題材都有,但他們卻因為名聲不響無人關注他們的大作。
所以這些人就希望能得到彆山君的青睞出版自己的大作。
對於儒家經典呂濤是不怎麼感冒的,華夏儒家經典已經太多太多了,呂濤拜讀過孔夫子幾乎所有作品除《易經》晦澀難懂外),實話實說,這些文章雖然寫得很美,像散文詩一樣,大道理也令人心情澎湃,但你細看竟發現沒任何有用的東西,比如孔夫子提倡的仁義禮智信,怎麼樣仁,仁到什麼地步,有什麼具體標準,如何懲罰不仁之徒,仁對治國有什麼具體作用,國家財政不足糧食不足怎麼辦,國民糾紛怎麼辦……
包括仁義禮智信,如果是一個學派內部標準是很好的理念,但用此治國,就有點太理想化了,關於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性本惡無法說清楚,但治國就必須治民,治民就必須有具體律法準繩。
因為律法是人類維持秩序的最後底線,一個國家怎麼能天真的把數千萬國民想象成君子。
這豈不是水中月霧中花嗎?
所以儒家大作不考慮,剩下的看情況,陰陽家縱橫家道家名家各挑選出一部比較好的作品令其修改準備刊印。
呂濤重點關注法家作品和史家作品,特彆是一個東周小史官,東周亡了後他一直躲在家裡想替東周修一部史書。
呂濤看了他所編《周史》,用的是編年體,也就是按照時間順序記錄東周近八百年曆史。
可惜他著墨多在戰國時期東周,對於遙遠的西周曆史也知之不詳。
呂濤乾脆拿出一筆錢讓他慢慢找資料慢慢寫,而且最好寫一本編年紀傳結合體,也就是每百年先按照時間節點把具體大事流水賬寫下來,再結合時間寫紀傳,但是,時間地點曆史人物,最好把譜係都記下來,省的以後看孔子不知道其父是誰,其母貴姓,不知其子女幾人等模糊曆史觀。
當然,也不可能什麼都寫上,要不然得多少字才能記完。
還有法家幾本寫的好的著作,呂濤乾脆讓他們成立個法學研究會,專門研究包括土地到底是誰的,國民和君主是什麼關係,獨立,自由,平等三條政治理念到底包含什麼。
其實這已經是社會政治學範疇了,百家講壇易老說過一句最經典的話每個人內心都有一所破房子,這個破房子叫人格,隻有當他擁有獨立財產才可能擁有獨立人格,每餐飯都向人乞討之人,他哪有獨立人格可言,沒有獨立人格那有獨立思想,沒有獨立思想哪有獨立立場。
觀念體現價值,製度保障觀念,人權和法治是觀念,共和與立憲是製度,彆山封國的核心追求其實就是獨立,自由,平等。
當然,這是一項長期的研究工作,他們既然能寫出有獨立思想的律法著作,對呂濤布置的作業肯定也能思考研究。
大年之前,呂濤去視察了雲魚二城,不過他這次沒坐車,而是坐船前往。
水軍三大艦隊為了歡迎將軍,竟然合力派出六艘彆山級大艦。
其實兩邊各百餘裡水路,有了蒸汽機助力加持,逆行花了三個時辰,順水從雲城至魚城近三百裡水路不過兩個時辰。
彆山改尺寸未曾變動,外形布局稍微有些變動,主要改動是風帆,最開始的三麵大風帆是居中懸掛,現在是靠右懸掛,也就是說,帆不是一分為二,而是右短左長三分之一分布),這樣懸掛的好處是,左邊隻需要一條繩子,就可以利用滑輪組拉力輕鬆拉動三麵風帆。
彆山艦內部空間不算小,他其實分四層,最底層是密封倉,裡麵儲存煤石壓倉。
第二層是蒸汽機房尾部區域),機房操控水軍宿舍和部分倉庫,倉庫內存滿武器和糧食,以及部分煤炭燃料。
第三層是水兵宿舍,廚房,餐廳,廁所等等區域,而且兩邊船體每隔一丈有可開合舷窗,舷窗後有可折疊收縮的大型鋼弩。
第四層其實就隻有靠艦首三分之一)凸起的指揮倉,指揮倉內有操控轉向的船舵,有數根控製拉線,其實就是用拉線拉動船中各區域鈴鐺,用鈴聲告訴下麵各區域,什麼時候該戰鬥,什麼時候該加速減速甚至於斷開蒸汽機動力。
指揮倉前方,也就是艦首有一架巨弩,這弩機需要滑輪組加力才能拉動,但如手杆粗細的箭矢威力驚人,而且箭尾可綁拉繩俘獲敵方戰艦。
指揮艙後麵就是甲板,甲板上有三組風帆,艦尾轉角處加兩架可轉動方向的巨弩。
如此大艦逆水行舟卻很輕鬆,主要是風帆加雙蒸汽機螺旋槳助力加持,而且江中大浪拍來幾乎沒什麼大晃動。
水兵對於操控此艦也已經輕車熟路,經過進修的官兵已經掌握指南針和簡單觀察星象。
明年若沒什麼大事,呂濤準備揚帆起航下海了。
當然,在江中覺得是巨艦大艦,在海中就是一澡盆。
也許幾個大海浪會輕易掀翻一艘戰艦。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是的,路再艱難,也需要探索之人。
雲城城牆已經建好,七裡方圓之城宅基地已經被無數新國民瓜分殆儘,如果不出意外,明年估計又得建民城一座,或者每五十裡建五裡方圓城池一座安頓國民。
第二天順水而下至魚城,魚城就建在江邊小山脈起勢處沿咽喉要道,如果雲城在後世黃岡,魚城應該在後世皖縣,此地順江突兀的聳立著一條小山脈延伸至巢湖,好像再往下遊延伸至南京。
魚城也麵臨同樣的問題,城池建小了,才大半年時間,迅速增長的新人口很快填滿了城中角角落落。
呂濤事無巨細聽軍事主官魏踝和民事主官的彙報,兩人配合算和諧,城中治理與彆山幾乎無二,魚城除了工坊商賈稀少外,其他一切都在蒸蒸日上的發展。
喜歡世家的上下三千年請大家收藏:()世家的上下三千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