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這便是先斬後奏之計,國相呂不韋也沒有辦法,加上有彆山封君親筆調令,按照法理,軍方須不折不扣執行。
十天時間緊急準備,由五艘彆山級運輸艦,十艘鹹陽級運輸艦,五艘鹹陽級超級戰艦組成的大規模艦隊緊急南下。
艦隊共運精銳騎兵一萬不含戰馬),工匠一千,各世家富商代表百餘,各級官吏教諭百名,水軍五百。
另外,船底壓倉順便攜帶鋼鐵槍頭十萬支有庫存),生鐵開鋒箭頭三百萬支,鋼.木.製式反曲弓五萬把,鋼刀十萬把,另外還有蒸汽動力機數套用於生產軍械)。
例外,還緊急采購絲綢萬匹,紙數十萬刀,其他暢銷商品無數。
當然,這次運輸艦回彆山也帶回了十噸黃金,三百匹汗血寶馬種,以及各種貴重稀罕的珍珠寶石,還有香料,熱帶矮株野稻種,各種罕見糧種蔬菜水果,比如茄子,黃瓜,甘蔗,葡萄等等苗木。
正因為彆山君帶回來如此巨量黃金珍珠寶石,所以才引得無數世家富商動了心。
此次南航路途數千裡,對於這些從未出過海的人來說,等於是賭上身家性命了。
隨著各大報紙刊登彆山君發布的募兵令和開拓令,天下諸國沸騰起來,因為彆山君描寫的太讓人動心了,彆山君在募兵令中除了承諾高額待遇外,還強調天竺兵馬孱弱不堪一擊,各地土邦林立各懷異心,其國之民分成數等矛盾尖銳,最底層賤把活著希望寄托於來生投胎,每逢出戰必有各土邦兵馬衝鋒陷陣助陣,其地先後被外族數次征服統禦數百年,其民性如綿羊不知反抗……
也就是說,大家快來,這邊打仗沒任何危險,而且有人衝鋒陷陣替大家擋槍。
還有開拓令,彆山君描寫天竺之地其廣不亞於中原,但土地平坦良田阡陌千裡,而且此地水源充沛氣候溫潤,可年收三至四季,這是一片充滿奶油和蜜糖的天選之地,金銀珠寶取之不儘用之不竭。
秦王政看著這煽動人心的話也不由得詢問廷尉李斯“李卿覺得彆山君這話是真是假?”
李斯道“七分假三分真吧!”
“為何?”
“天下哪有如此寶地,而且還無強軍守衛。自古物產豐饒之地必有強國,哪有什麼不堪一擊之軍,”
“可天竺確實在西域之西,而且早有西域胡商來過大秦貿易。”
“臣知道西域之西有天竺,可大王你想,一個其地不亞於中原,而且比中原地勢平坦,還能年收三至四季,還黃金寶石取之不儘用之不竭,如此寶地,能養活數千萬乃至數億人口,怎麼可能輕易被征服,”
“可彆山君為什麼大肆募兵,他還緊急抽調騎兵出海,若非有利可圖,他會大動乾戈?”
“大王,傳言不可信也,說不定彆山君被困天竺,又說不定彆山君樂觀誤判形勢,彆山君的軍事才能不過爾爾,在數萬裡海外,他再如何募兵又能有多少人,所以,他必敗無疑。”
“彆山君不是說天竺土邦林立,每次大戰衝鋒陷陣者皆土邦軍隊嗎?”
“怎麼可能,在天竺,中原之民就是異族,難不成中原諸國會幫助異族攻打中原……”
“山東六國不是煽動義渠反叛,”
“這,我王,其實嚴格來說義渠也好,北方遊牧蠻夷也好,他們並不算異族,他們也是炎黃子孫分支。”
“你說的異族是什麼族?”
“臣在鹹陽街頭看見過金發碧眼西夷,臣想,那樣的異類才算異族吧!”
“如果彆山君所言非虛呢?”
“這,大王不會是也想派兵征服遙遠天竺吧!大王,萬萬不可啊……”
“好了,寡人又非昏君,自然知道輕重,寡人之意,如果山東六國響應募兵令,大秦是否也派些兵卒過去,一則,國家可賺些金錢,二者,在天竺之地大秦不至於毫無存在感。三者,寡人聽聞往西鑿穿西域可兵入天竺,大秦占據天時地利豈能甘居人下。”
“這,隻怕山東六國無君響應,彆山君此舉乃陽謀,此乃赤裸裸吸附六國兵馬。”
“那就看山東六國君王怎麼做,六國君王動心思大秦緊隨其後,六國兵卒私下投效者眾,大秦也私下放一批人應征,”
“諾,就怕他彆山君沒有這麼好牙口,每卒十圓金幣,還有如此高額軍餉撫恤金,他出的起這麼多錢嗎?”
秦王政雖然覺得廷尉李斯言之有理,但一想到彆山君父子掙錢手段又不得不信服。
這兩父子是真的會掙錢啊,簡直有點石成金之能。
還有彆山君巧奪天工之技,以前天下人吃麥飯,彆山君把麥磨成粉製成包子饅頭,如今已經風靡天下。
還有彆山煉鐵秘術,而今大秦也學到七七八八。
還聽說彆山君能讓巨艦逆水自行,這個秦王政沒緣親見,但想來無人敢欺騙他這個一國之君。
秦王政看著案幾上的《大秦帝國》第二部之縱橫發呆,彆山君收了大秦的錢卻還是我行我素把秦惠文王嬴駟描寫成一個神經兮兮之君,還造謠說秦惠文王被王妃刺殺,他會怎麼書寫自己呢?
是千古一帝,還是殘酷好殺不容功臣之暴君,還有,若大秦真能一掃六國,自己能否容忍其國中之國,能否容忍此目無君上之徒。
最先響應募兵令的是楚軍,彆山因為在楚國腹地,募兵令一出消息自然瞞不住,所以不管是郢都西線邊軍,還是東線守軍,又或者一江之隔的守城兵,在聽說有十圓金幣安家費和千錢月餉後,無數楚軍私自離隊,或成群結隊,又或者成建製的叛逃。
楚王悍一怒之下下令敢叛逃者滿門抄斬,並且殘殺千餘口才止住洶湧的兵卒叛逃行徑。
彆山如一顆契子一樣牢牢釘在楚國腹地,而且還截住楚國東西交通動脈,楚王悍從登上王位就在謀劃收複彆山。
他努力一年有餘廣蓄錢糧,又征兵數萬日夜操練,他自以為準備妥當,然後召集敗軍之將項燕。
“項將軍,寡人欲發兵五十萬剪除彆山封國,將軍覺得能否成功?”
“我王,若再敗,楚國能否承擔後果?”
“大將軍覺得楚國會再敗?”
喜歡世家的上下三千年請大家收藏:()世家的上下三千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