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最新式鹹陽級運輸艦船尾上區有可開啟的木門,當然,這隻是一扇兩米五寬可開啟小木門,和後世兩棲登陸艦尾部完全可開啟閘板不同。
為了配合裝卸貨物,封國修建了新式軍碼頭,此碼頭有斜坡可直達木門。
碼頭人山人海焦急的等待木門打開,而後看見水軍捧著骨灰木盒神情肅穆的走了出來,一個,兩個,一百二十一個……
捧出一百二十一個骨灰盒後便再沒看見有骨灰盒,緊隨其後的是一百三十幾個被抬下來的傷殘兵。
因為不清楚具體傷亡數字,所以封國準備放置骨灰盒的桌子有點多,但所幸這次用不上這麼多了。
樂隊從看見第一個骨灰盒開始演奏《烈士頌》,此曲神情悲泣又不失莊嚴肅穆,也是彆山君創作的樂曲。
三萬新兵列隊看著捧著骨灰盒走下船艙的水兵,水兵將骨灰盒放置在特製小桌上後,樂聲陡然高亢起來,儀仗隊分出一百二十一人正步走到小桌前立正,再用彆山折疊軍旗覆蓋骨灰盒之上。
剩下的數百儀仗兵齊齊舉起弩槍,儀仗指揮抽出細長馬刀斜指蒼天呼喊
英雄千古,魂歸故土,預備——放!
英雄千古,魂歸故土,預備——放!
……
數百張弩機跟著指令對著大江齊齊射弩三次,三撥弩箭如三片閃電飛向天空。
儀仗隊射畢,一鶴發童顏之道士手舞木劍圍著骨灰盒邊轉邊吟誦《安魂經》。
國相,國法,軍相,督相四人身穿禮服並排站在骨灰盒前,有禮儀官高聲唱嗬
唯!
彆山封國四年二月三日,聞彆山水軍將士征戰萬裡天竺不幸犧牲魂歸故裡,國人銜哀致誠,告汝百二十一郎之靈:
……
嗚呼哀哉!
跪,
再跪,
三跪,
起靈……
四相恭敬下跪三次,彆山數十萬國民齊齊跪拜三次。
跪拜畢,百二十一盒骨灰被百二十一儀仗兵雙手捧抱於懷,再依次登上百二十一輛黑幔布敞篷馬車,再依次往軍城英靈殿而去。
三萬餘新兵一動不動的看著彆山封國對死難軍人舉行的最高禮儀,在如此高規格禮儀下,似乎談撫恤金都是對封國和烈士的褻瀆。
軍人戰死沙場本就是宿命,天下混戰經年,不知道多少人戰死,如今長平四十五萬累累白骨還無人掩埋唐明皇巡幸澤、潞兩郡,路過長平時,見頭顱似山,於是命官員擇骷髏廟一座),他們的死亡除了史官寥寥數筆記錄外,再無人記得他們叫什麼,哪裡人,年序幾何,軍職高低……
可在彆山封國,所有烈士不但受國家元首跪拜全民跪拜,而且還有宏偉的英靈殿和幽靜的烈士陵園安置殘軀,還有詳細文字記錄他們姓名年紀籍貫軍職以及參與戰鬥犧牲詳情,而且還將享受國民永世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