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
接到彆山君書信的道教掌門虛無真人派出了百人道徒豪華團隊西行西天。
真人一詞來自於《莊子·大宗師》:“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古之真人,不知說生,不知惡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來而已矣。”
按照彆山君指點創造的道教分為仙人,聖人,真人為三清。
仙人乃修身養性得道者,聖人乃參悟天地得道者,真人乃德高望重執教者。
所以,仙人是道教終極追求比如天尊,帝尊,仙尊,星尊,元尊),聖人是道教思想集大成者比如老子莊子),真人是道教世間執教者尊稱。
真人之下是道長,方士,可至各地建廟宣道,亦可稱呼丈丈),道士,居士,修士,信士,信徒為七修。
道教出自道家,道家崇尚清修無為。
被彆山君指導的道教宗旨乃勸導眾生平等,化解人生苦難,修善於道求取解脫。
百人道教西行團由虛無真人座下大弟子虛空道長帶領。
虛空道長本是周國王族,周國早已滅國,國破家亡萬念俱灰的周國公子姬蒼在接觸到道教這個新生宗教後一頭紮了進去,他跟著師傅虛無真人尋找生命之真諦。
當虛空聽說西方天竺有更高深的宗教後,他欣然前往。
來到天竺,見到彆山君書信中說的佛教及佛經後,他第一時間便開始了研讀佛教。
當然,因為翻譯的奇缺,不,簡直是找不到能翻譯佛經的人才,所以虛空花重金找到位不識中原字的中原奴隸,好在這中原奴隸能看懂梵文佛經。
於是,翻譯用自己粗淺知識口譯佛經,虛空記錄整理佛經。
虛空道長接觸的第一部佛經內容分為經,律,論應該是後世的大藏經),他是釋迦摩尼弟子整理成書,這和《道德經》與《論語》都由弟子記述成書一樣。
聖賢述而不著,東西方竟然同理,不知道這是巧合,還是天意。
其後虛空又陸續記述整理數部佛教,讓虛空和眾道門第一次直視這個叫佛教的宗教與新興的道教不同之處,甚至於佛教的可怕之處。
相比於新興的道教,佛教對生死的研究透徹而深遠,特彆是其自下而上對於底層窮苦黔首的誘惑力,比道教這個自上而下關注貴族個人修養的宗教更有吸引力與擴散性。
特彆是中原很少關注談論的死亡,佛教佛經有係統性的因果論,輪回論,懲惡揚善論,為了恐嚇世人,佛經竟然創造出十八層地獄模式。
中原文明對於死亡有三問,一是子路問孔子怎麼樣祭鬼神?
孔子答連人都沒伺候好,怎麼祭鬼神。
子路又問“那死了以後呢?”
孔子答“連活著都沒弄明白,你管死後做什麼。”
孔子其實沒回避死後這個問題,他隻是希望先把生這個問題搞明白,死的意義永遠是虛的。
其二問
子貢曾經問孔子人死之後有沒有知覺,孔子閉口不答,這個問題他如果說有知覺,其家人肯定悲痛欲絕,如果說沒知覺,其家人肯定會潦草下葬,不要忘了,孔子的專業就是主持喪葬。
其三問
莊子的發妻死了,前來吊唁的親朋好友都哭的死去活來,莊子卻敲著陶盤唱歌,弟子問他為什麼這麼冷漠,莊子說我剛開始也難過,後來一想,生死如春秋,不過是另一場變化,她從無到有,又從有至無的走完這一生,我有什麼好傷心難過的。
莊子在《齊物論》中說誰知道喜歡活著不是被蒙住了雙眼,誰知道怕死不是因為忘了回家的路子惡乎知悅生之非惑邪,子惡乎惡死之非若弱喪而不知歸者邪)。
同樣麵對死亡,佛陀也發問怕死是不是執著於還沒有過完這場戲?
佛陀自問自答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生老病死本就是生命的過程,世人卻怕父母還在,子女未長,心願未了,怕的是角色還沒有謝幕,台詞還沒有說完,其實眾生被一根叫執著的無形繩子牽引往前,從生到死,從死到生,因果牽引,生滅不息。
死時不舍,活時焦慮,不是生死有多可怕,而是放不下的太多,苦,空,無常,生即是苦,苦不是解脫,死不是結束,而是下一個輪回的開場……
孔子活在當下,他認為活好了當下便不懼死亡,扮演好活著的角色當兒子時儘孝,當臣子時儘忠)才能無悔此生。
莊子卻告誡世人不要把自己太當回事,人隻是天地間一股氣,氣聚則成我,氣散了則歸於天地,生死不是黑白分明的兩岸,而是一個流動的過程,像晝夜,像四季,像風吹來又走。
客觀比較東西方文明會發現,東方文明探究於生,天竺文明宣揚往生,東方文明是積極向上之文明,天竺文明是虛幻空泛之文明。
比如佛教,一直宣揚的極樂世界到底是什麼沒具體描述,隻是,佛教多有描述地獄之恐怖,你以為十八層地獄才是修羅場,不,佛經內的十八層地獄隻是人道輪回,它還分六道輪回天人,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
所以,首陀羅算什麼苦,不可接觸之賤民也是西方極樂世界,真正的苦是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
你要不信佛,會被輪回至惡鬼畜生道。
好吧,虛空道長不由得愕然,這佛教哪裡是宗教,簡直是恐怖組織,他宣揚的教義簡直就是赤裸裸的恐嚇,這還怎麼參考佛教教義,我們偉大的華夏文明,我們高尚的道家怎麼能做這樣傷德失道之事。
於是虛空找到彆山君述說自己的疑惑,彆山君也愕然,他細細一想後世三大宗教還真的是恐嚇式宗教,比如基督,你信我先去贖罪,不信我得不到救贖。
比如伊斯蘭……怕被封讀者腦補),
這加上佛教鼓吹的因果輪回論,這宗教本質就是恐嚇世人。
可道教道家自古是中原貴族之精神升華之道,它對修身養性和為人處世助益良多,但卻一直走不進尋常百姓之心。
難不成淪落到後世去捉鬼趕屍,或者看風水鎮妖宅不成。
喜歡世家的上下三千年請大家收藏:()世家的上下三千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