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秦王政派第三五將軍為南征大將總攬一切軍務,第三五自從把彆山秘技帶回大秦後便步步高升,如今終於可獨當一麵了。
臨走前,第三五詢問秦王政“大王,此次出征秦兵打到何方?”
秦王政道“打到與彆山封國交界。”
“可若楚國把西部郢都一線送與彆山封國怎麼辦?南征軍是與呂氏父子兵戎相見,還是空手而歸。”
“這怎麼可能,數千裡土地,楚國怎麼可能拱手相讓。”
“如果真送了呢?”
秦王政閉目沉思,這可能嗎?楚國若失去了西邊郢都防線,壽春將再無險可守啊!
秦王政十二年,彆山封國五年,天下大旱,從開春之後就開始的大旱已經嚴重影響天下列國,特彆是北方趙魏韓及燕國。
秦國雖有蜀郡糧倉支撐,但關中受旱災影響很重。楚國淮北地區也受到很大影響,但楚國南方各封君影響不大。
彆山封國因為地處大江之畔,加上水利設施齊全,幾乎沒受到大影響。
中原大旱至四月,糧食一月三漲,而且越漲越離譜,從糧食進口變成糧食出口的彆山封國便成為天下商賈雲集地。
是的,天下商賈雲集彆山商城炒作糧食期貨,天下糧價由商城期貨價決定漲跌。
隨著旱情越發嚴重,國相呂不韋立即往天竺去信谘詢,至五月初,彆山君回信救災,不惜一切代價救災,海外加大耕種麵積增加運輸倉位調劑糧價,封國府私庫撥救災款去災區救濟饑民。
於是,本來應該餓殍滿地的中原列國,原來想在期貨市場掙筆大錢的中原世家商賈,突然被一船船源源不斷糧食搞懵逼了,什麼時候,大災之年,糧價不漲反跌的,而且,隻要有了期貨交割單,封國運輸艦還願意貼心的負責把糧食運去黃河出海口。
糧食,能救命的糧食,而且多為水稻精糧,以平價甚至於低價傾銷至中原,沿黃河逆流而上往趙魏韓甚至於大秦轉運糧食。
除了這些平價商品糧外,彆山封國還在北方各地水陸碼頭交通要道廣開施粥棚,廣開難民救濟點。
所有粥棚救濟點豎彆山封國紅龍旗,紅龍旗旁邊還吊起一麵白幡曰替天行道!
是的,替天行道,這四個字在後世帶著反叛之意,但在此時卻是真真切切的宣言。
哪怕在大旱之年,列國還在龜裂乾涸的土地上相互攻伐,六月,魏國出兵伐楚,七月,秦國在楚國西線攻郢,八月燕齊摩擦不斷,九月,趙燕又陳兵邊界虎視眈眈……
隻有彆山封國,沿黃河無數渡口,碼頭,交通要道布設救濟點施粥,有無數的醫者在治病救人,無數的道士在超度亡靈,無數老弱婦孺與缺胳膊少腿的殘疾男人被救濟船接走。
是的,七國不可能放走壯男,但七國混戰讓無數壯男死在戰場,無數壯男變成殘疾之身失去價值。
大災之年,糧食供給肯定優先貴族軍中,如果是往常,這些失去勞動力的婦孺殘疾隻能餓死,但今年因為彆山封國的介入,至少數十萬老弱婦孺殘疾得到救濟,這也是中原普通黔首第一次近距離見到傳說中的天堂之國——彆山封國,他們這些失去勞動力的無用之人僥幸活了下來。
是的,活了下來,這些人被內河平底船運輸到大河出海口換乘海船,再一批批往海外輸送,他們的命運將因為這次大旱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秦王政十二年七月攻郢都與以往完全不同,以往雖然凶猛,但都未曾下死力,這次秦主將第三五卻下死令全力猛攻,而且,秦國用了黑火油,產自秦國的黑色火油,此油用投石車投送至城牆,則城磚燒至通紅,濺至士卒則火撲不滅,投至城中或者營房,則瞬間燃起撲不滅的衝天大火。
加上秦大將幸梧攜十餘萬大軍陳兵丹陽,魏軍猛攻潁川,楚國再大也應接不暇。
楚國令尹雖然用技勸退秦將幸梧,但郢都前線一日數十封急報,郢都前線大將李林將軍頂不住了,再無援兵的話,楚國將失去西部所有關隘。
李林雖是李園的胞弟,但李林將軍多年以來把郢都西線守得固若金湯,李林將軍英勇善戰是楚國僅有能獨當一麵的大將。
連他都頂不住秦軍攻擊,楚國再無大將能替代。
當然,或許項燕將軍能行,可項燕將軍去抵抗魏軍了。
已經上位三年餘的楚王悍看著一封接一封的西線戰報,看著秦軍突然之間增強的強弓勁弩和重甲鋼刃,以及無法抵禦的黑火油,楚王悍再傻也明白,秦軍已經得彆山煉鋼秘術,得彆山攻城之法,楚國危矣!
“諸位大臣,都說說吧!寡人該如何抵禦郢都西線秦軍猛攻?”
“……”
“令尹大人,你也沒辦法嗎?”
李園扭頭示意。
右司馬錫硬著頭皮出列道
“我王,辦法其實也不是沒有,隻是……隻是……”
“右司馬但說無妨,寡人還沒昏聵到不容直諫。”
“我王覺得,秦國與呂不韋父子關係如何?”
“呂不韋乃大秦仲父,又曾是大秦相國,呂濤又曾是秦王政親軍統領,右司馬覺得呢?”
“我王,若是如此,彆山報紙為何對大秦貶多褒少,彆山封國羽翼漸豐,恐不甘心居於人下吧!”
“右司馬不妨直言!寡人恕你無罪。”
“我王,呂不韋為何急急辭相,天下人皆知,呂不韋若不逃,他就是第二個被車裂的嫪毐,所以,秦與彆山封國雖有淵源,但觀呂不韋父子所言其行,他們絕對不會成為盟國,而且可能成為敵人。”
“這和郢都戰事有何關聯?”
“我王,這關聯很大,臣想,楚為什麼要死守郢都西線,楚國花費無數人力物力得利者乃呂不韋父子,楚國為什麼不效仿韓國太守獻上黨之策……”
楚王悍問“右司馬之意乃,楚獻郢都千裡之地與呂不韋父子,這……秦國軍工得彆山煉鋼秘術一日千裡,他們乃一丘之貉吧!”
右司馬錫搖頭道“非也非也,若秦國真得彆山煉鋼秘術,秦之軍器就不是當前水平,若所料不差,此技應為當年征南副將軍第三五泄露……”
喜歡世家的上下三千年請大家收藏:()世家的上下三千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