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
楚國封君及權貴拉著封國將軍嚎啕大哭,你們怎麼才來啊,我們期盼王師久矣!
要征我家土地修城修路,征,將軍看上哪裡征哪裡,想從哪裡走就走哪裡!
要征收我的城池府邸,可以,專家們想怎麼弄就怎麼弄,我舉雙手讚成!
彆山運輸艦自水路第一站在巢湖西側,那裡也有座小城叫淝城,現在被征收了,封國將擴建淝城至方圓二十裡,而且淝城將修建大型碼頭和泊位,所以無數的龍門吊,挖掘機,推土機,打樁機,塔吊卸船開工。
從巢湖北上經南淝水,東淝水還有一大湖叫芍陂,芍陂之東不足二十裡就到了淮水,此地就是背靠八公山之壽陽又叫壽縣),再一次卸下無數機械設備和城建專家,壽陽將擴建成方圓三十裡之大城。
船隊再從淮水逆水西進,還會每隔百裡修方圓五裡軍城一座,直到義陽三關北側支流溮水與淮水交界處修據敵城。
據敵城因為將直麵信陽秦軍攻擊,所以此城雖然地理位置不佳,淮水也淺,但還是預計建十裡方圓主城及兩子城,兩子城護住碼頭要道,等於此城借鑒天竺州城牆外形。
而且,為了抵禦北方軍事威脅,大型工程機械立馬對溮水進行拓寬挖深改造,而且在溮水東側沿岸用大型工程機械對沿岸一裡釘立高木樁數層,然後,在露天木樁中拉五層鐵絲網防護。
帶倒刺的鐵絲網層層疊疊堆疊在木樁間隙中,然後在鐵絲網東側修建一道高六米的邊牆及哨所。
如此依靠大型機械修建大型工程禦敵於外,是彆山君呂濤想出的既不要無辜流血犧牲,又不與秦軍撕破臉麵,還能拒敵於國門外的最佳方法。
當然,缺點是費錢,費巨額資金,包括緊急修建的臨時軍鐵軌,臨時馬路,以及人員物資開支,此次接收淮水南岸土地耗資達到三千萬圓金幣。
當然,耗資巨大這個事看君王從什麼角度看這個問題,呂濤覺得,錢莊儲蓄海量金銀是死物,貿然流入封國會引起物價通脹。
但是,利用戰事投入市場,因為有工程和勞動轉換,這些錢已經產生了價值,可以最大限度控製通脹。
再一個,封國雖然耗資巨大,但錢沒有流入國外,而是變成一座座城池,一條條馬路鐵路,一個個碼頭。
錢流入封國百姓口袋,百姓通過戰爭得到巨額財富,等於是左口袋進右口袋,至於怎麼再把錢裝進左口袋,從資金流出那一刻就有稅務司跟進收稅,隻要交易就有百分之十稅收,勞動薪也是一種交易。
對此,封國國民早已經習慣稅務政策,不習慣不行啊,年底稅務官會與官吏入戶抽查,種茶的今年賣了多少茶葉,種桑的賣了多少絲繭,種果樹的,在工坊做工的,按照預計收入你們交了多少稅,把稅票拿出來證明一下,如果差不多則打攪了,如果差距太大,門口會掛牌的,如果連續三年偷稅漏稅,那稅務司的法務會起訴,這樣的官司一打一個準,判決要不讓你數倍補交,要不全家發配海外。
就問普通百姓怕不怕,這樣的起訴可是不避權貴的。
為了那百分之十交易稅被發配冰天雪地地震火山之倭島或者荒蠻之地海外,再膽大包天之徒也不敢。
隨著秦軍的步步緊逼,淮水北岸楚民往南逃難者絡繹不絕成群結隊,封國軍方為了接收楚國難民還建了數條浮橋。
隻不過這些浮橋因為秦軍的兵鋒而一條條拆除,最後隻剩下靠近壽春京畿的三五條保留。
數月時間,中原楚民南逃者百萬計先秦時把淮水之北黃河之南稱為中原之地),這對封國緊張的財政增加更大的負擔。
為了贏得建城時間,為了接收更多的楚民,封國又送百萬銀元犒勞項燕大軍,又資助糧食百萬石,箭矢數百萬支。
淮水之南,隨著水陸緊急運輸,隨著百萬民工支援城建,再加上大型蒸汽機動力的工程機械加持,淝城,壽陽,據敵城,及一些小軍城如雨後春筍般飛速拔高。
為了安頓楚民,封國官吏和知識青年緊急進入淮水之南丈量田地開始均田,按照彆山封國律法規定,每戶分土地二十三畝,所有土地抽簽領取,所以也沒有上田下田之彆。
誰抽中靠近水源上田是你運氣好,反之自認倒黴,但封國官吏承諾未來五年會在上遊彆山山口修建水庫解決灌溉,所以均田工作異常順利。
對各地封君,因為早就簽署了置換協議,他們其實最為高興,因為慶幸自己離開了這戰陣之地,而且按照約定,他們繳納的百分之十購田款還能退還。
彆山之北淮水之南土地可不是彆山之東南兩麵狹窄平原,而是沃野千裡之大平原。
以前這些平原是楚國權貴封地,現在均田成數萬塊,就可以安置數百萬戶,所以楚國難民幾乎都被安置妥當。
現在的彆山封國,已經不擔心楚人過多難以控製了,因為封國之政深入人心,沒有楚人會懷念故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再加上學校,醫院,救濟堂,地方官衙陸續建了,以後這些楚人會自發強調某乃彆山國民。
秦王政二十三年九月,秦軍從東,北,西三麵包圍壽春,楚王負芻深夜打開南門渡過浮橋進入彆山封國,楚國權貴緊隨其後,最後是城中國民,項燕拚死守住渡河兩岸半個月直到壽春變成一座空城。
當親衛報告言壽春城所有人全部撤離後,項燕站在壽春南城門樓大聲道“將士們,八百年大楚亡國了,你們儘到軍人的責任,你們可以往南撤離了,以後都安安分分做他國百姓,都好好活著,”
城下諸軍仰視著項燕一言不發,項燕再次大聲勸離。
終於有人解下盔甲丟下刀槍踏上浮橋,但更多的士卒一動不動看著大將軍。
項燕默默走下城門樓,再讓親衛牽來戰馬,他回頭看了眼士卒,然後突然高聲怒吼殺……
無數楚軍緊隨其後衝入秦軍,一代名將項燕戰死在沙場,跟隨他的萬餘楚軍全軍覆沒。
————————
關於楚國國都壽春確切位置,主流說法壽春就是壽縣,在淮水之南背靠八公山,一說在淮水北岸,與壽陽成掎角之勢。
為了劇情需要,我把壽春放在淮水北岸,同時,經過我研究分析,我覺得楚國為了遠離秦軍威脅,應該把國都遷至淮水之北。
再者,楚國從郢都一遷陳都今河南淮陽),二遷巨陽今安徽太和),三遷壽春,陳都與巨陽皆在淮水以北,楚國擁有淮水以北甚至於黃河以北國土,遷都淮水之北便於統治北方。
再者,淮水以北黃河以南被稱為中原,楚遷都中原符合當時國防需要。
當然,這問題從本書開篇到現在沒人提出質疑,我自己先質疑解釋。
喜歡世家的上下三千年請大家收藏:()世家的上下三千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