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
封君主墓道挖掘成功後,便是開掘子墓道,彆山君呂濤乃始祖,所以他墓室在最裡麵中間位置,未來封君按照左右順序每邊開鑿長二十米,寬十五米,頂高六米的墓室,順著墓道從內往兩邊開鑿墓室,按照三十米間距,每邊可開鑿16室,兩邊合計三十二室,加上始祖呂濤共計三十三室,也就是說,如果運氣好,彆山封國可以傳三十三代,如果都是二十年任期,會傳國660年。
如果運氣好封國未亡,那三十四代封君要不重新開鑿墓道,要不安置在主墓道中間,反正五十米寬度足夠。
而且,彆山君製定的禮法還規定,封君墓道不封閉,國民可自由吊唁參觀。
這也是彆山君怕後山盜墓賊誤會洞內有金銀珠寶而打攪靈魂清淨,因為很多事情越遮遮掩掩越讓人懷疑,越公開越安全。
當然,對於這個規定又迎來熱點抗議,大多數國民覺得打攪封君靈魂是一種褻瀆。
但他們不知道後世隻有偉大的人物才會被公開瞻仰。
因為此墓在彆山內部,所以氣溫常年保持十幾度恒溫,而且有通風孔,所以墓道內也不會缺少氧氣。
封君墓地雖然一體開鑿成型,但曆代封君都有撥款修繕,所以兩千多年後,彆山封君墓成為國民精神寄托的,成為封國璀璨文明的象征地,成為無數海內外國民的旅遊勝地。
其洞內被精雕細琢打磨得沒有一點突兀,而且主墓道兩側石壁,特彆是始祖呂濤整個墓室被精美浮雕環繞,連墓基都有海浪和祥雲浮雕,他一生豐功偉績變成封國甚至於整個華夏文明的領航人和創造神。
在主墓道完工後,彆山南麓除封君墓道兩邊各留下五百米區域外,整個南麓三百餘裡的石壁應該是上古長江水流衝刷而成)被各世家,權貴,富商購買成家族墓室,於是,神秘的爆破隊伍被高薪聘請幫他們日夜不停爆破,當然,打炮眼有工匠,6003神秘爆破部隊隻負責爆破。
原本對石山束手無策的封國發現,原來彆山君早已經研製成神秘力量能開山劈石,能閃電雷鳴,能騰雲駕霧。
一國之君影響力是巨大的,彆山君堅持不占用土地開鑿山洞實行洞葬,封國世家權貴立馬也欣然接受了洞葬。
所以習俗這個東西沒什麼定製,追隨人多了便成為規矩規製。
雪山天葬,天竺土著水葬,西夷火葬,秦國土葬,沿海之民有海葬,兩廣之民甚至於先土葬,三年後挖出來再火葬。
不行嗎,可以的,有人認同就是約定成俗。
聽說彆山君挖山洞準備搞洞葬,已經開始修築驪山大墓的秦始皇也詢問起李斯和諸臣,我大秦能不能也開掘山石,朕其實不喜歡埋入陰濕黃土之下。
李斯和諸臣眼角抽搐,可能嗎,開山劈石,陛下啊,我們沒這樣的神器和技術啊!
秦始皇又問“朕聽聞彆山封國有自走火車,大秦能不能也修建火車鐵軌?”
“……”
“朕還聽聞封國有自走機械能開挖土方,能吊起巨物,能推平山頭,大秦能不能購買一些回來用於聯通燕趙長城抵禦匈奴。”
“陛下,這個要派使者出使彆山詢問,恐怕售價……”
“無妨,令公子扶蘇帶成年未婚公子公主出使彆山,再派使臣麵見彆山君,就說朕欲與彆山君聯姻,”
李斯趕緊勸諫“陛下,此事萬萬不可啊,彆山君已經決定禪讓,黔首子嗣怎麼配得上金枝玉葉。”
秦始皇搖頭“君便是君,即使他再如何也是高貴之君,如今天下一統,李卿覺得何方公子不是黔首子民。”
“這……”
這個確實,現在六國都滅亡了,六國君臣乃階下囚也,誰能和大秦公子公主聯姻,難不成去雪山和親不成。
封國十九年九月,封君競選開始了,當然,封君競選百姓無權參與,但不妨礙百姓關注啊,於是,呂氏宗祠門口聚集了無數長槍短炮記者和國民。
呂氏宗祠是一個占地廣闊的大宗祠,其主祠堂寬百米,深兩百餘米。
這麼大宗祠,前麵講話後麵根本聽不見說什麼。
好在有資格投票的隻有三百餘戶宗族,這些宗族院代表其實就是封國貴族院,也被民間稱為上議院,監督院代表因為來自民間,所以被稱為下議院。
當然,封國製度和西夷羅馬有本質區彆,西夷上下議院權力有些混亂,上議院是主要權力源頭。
但在封國,權力源頭卻在下議院監督院),而且封國上議院隻是民間尊稱,他們是無權乾涉封國政治的。
封君競選采用宗族代表隨機出題考核候選封君模式。
今天是第一選,宗族院出的辯論題目是“如何平穩過渡君權?”
此後的第二場辯題是封國未來方向在何?
第三場辯題是如何保證封國世代安全強大?
第四場辯題為封國將走向何方?
最後一場辯題是二代封君主政還是主軍?
當然,這些辯題都是臨時從三百餘宗族代表問題中選出最高者,也就是說,沒有作弊機會,沒有競選團隊提供文案和思路,一切必須靠競選者自身智慧學識。
第一場辯論,經過三百餘代表投票,來自東葉島陸軍總指呂平被第一個淘汰出局。
淘汰他理由為學識粗淺,發言淺薄,思維僵化,還有點媚上。
所謂媚上,就是沒有成熟的方法方案準備平穩過渡權力,而是一切聽彆山君安排。
正在此時,來自大秦的長公子使團到了彆山,一起來的除了長公子扶蘇,還有公子高,公子將閭,公子鳴等四位成年公子。
另外,這次還有公主陰嫚,公主平陽,公主燕,公主雎鳩七位成年女子。
秦始皇帝如此大規模派遣子女至彆山,首先求見的卻是已經白發蒼蒼的老國相呂不韋。
十一個皇子皇女看見大秦前相國呂不韋都恭恭敬敬行晚輩禮問安。
呂不韋笑嗬嗬指著公子扶蘇道“老臣離開鹹陽時公子才蹣跚學步,想不到已經長成謙謙公子了,好啊,好!”
喜歡世家的上下三千年請大家收藏:()世家的上下三千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