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杜仲皮_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30章 杜仲皮(1 / 2)

在蜀地的各個生產隊,每至入秋,玉米抽穗、豆子結莢之時,便會安排人手在田間地頭搭建“人”字形的茅草棚,也就是宋陽守莊稼時待的那種草棚,被稱作“號棚”,守護即將成熟的莊稼,這活兒也叫“守號”。

後來分田到戶,很多農戶依舊延續了這個傳統。

號棚一般用竹木條做支架,蓋上茅草,用竹籬或樹枝當門,隻住一人,守號人自己做飯吃,晝夜堅守。夜晚,守號人不僅要在號棚前燃一堆篝火,還要時不時吼幾嗓子有韻無調的號子,或是吆喝、敲梆子、吹竹號、放土槍,以此驚嚇驅趕前來糟蹋莊稼的野獸。

宋陽和甄大叔負責守莊稼,兩人晝夜輪換,這樣就省了在棚裡做飯的麻煩。這項工作得一直持續到莊稼全部收割完畢。生產隊給他們記了工分,雖說守護莊稼是本職,但要是不分給隊裡的人一些獵物,也實在說不過去。

眾人把野豬簡單處理後,九個人抬四頭去除內臟的野豬,倒也不是什麼難事。他們砍來長木棒,用帶來的繩子捆住野豬的四隻腳,兩人一組,抬著野豬沿著相對好走的山路往回走。

宋陽和王嶽這兩個年輕人,參與搬運的次數較少。但其他長輩沒少和人合力搬東西,有宋建國和王宏遠這兩個老手帶頭,一路上熱鬨非凡。

在山裡,眾人合力搬運東西時,通常會推選一個精明能乾、善於言辭且力氣大的人做“領隊”。

領隊走在前麵,一邊觀察路況,一邊及時向後麵的人報告,後麵的人則及時回應。山上大多是崎嶇的羊腸小道,抬著東西行走,要是配合不好,可就麻煩了。

於是,宋建國帶頭喊起了號子,後麵的幾人組也跟著應和。遇到急轉彎,前麵喊:“路遇急轉彎!”後麵答:“慢行彆慌亂!”上坡時,前喊:“爬坡上坎咯!”後應:“協力攀!”

“前麵路不平!”“後麵穩步行!”“腳步要踩實!”“腰背挺直嘍!”到了下坡,前喊:“下坡路來啦!”後應:“慢慢往下滑!”過溝或路上有水坑,前喊:“前方有溝壑!”後應:“小心把腳挪!”過小木橋,前喊:“小橋晃悠悠!”後應:“中間穩步走!”

一路上,號子聲接連不斷,一幫大男人興致勃勃,一唱一和,既風趣又幽默,不僅統一了步伐,保障了安全,還能調節氣氛,緩解疲勞。

去除內臟後,每頭野豬還剩一百五六十斤重,用木棒抬著,爬坡過坎,搖搖晃晃,肩頭上的重量忽輕忽重,這活兒可不輕鬆。

以前聽人說,外麵有人把蜀地人叫“川耗子”,傳得好像蜀地人真吃耗子似的,他們哪知道,人家說的是“號子”,純粹是瞎傳。就這簡單的號子,也處處體現著老一輩人在山裡生活的智慧。

宋陽和王嶽一組,兩人對號子充滿好奇,隻是不太習慣喊,抬著百來斤的野豬跟在後麵,隻能按自己的方式相互提醒。

王嶽有意照顧宋陽,把拴野豬的繩子掛得更靠近自己這邊,讓宋陽輕鬆些,也讓他有時間四處張望。不經意間,宋陽突然注意到側邊山溝的山坡上,有一棵不小的樹,直徑少說有三十多公分,高度更是超過十多米。

從樹葉和結的種子形狀,宋陽認出這是一棵野生杜仲樹,樹齡少說有三十年。

杜仲渾身都是寶,剛長出來的嫩葉,能治風毒腳氣;果皮和葉子,可以治療疔瘡、刀傷出血;最重要的是樹皮,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以及雙向調節高血壓的功效。這可是上等藥材,在後世有“植物黃金”的美稱。

單獨說起杜仲,可能沒多少人了解,但提到一種樹皮和葉片折斷後能拉出細密、銀白色且極具彈性絲線的植物,大家就知道是杜仲了。尤其是在高血壓治療方麵,它雙向調節的功能,是任何化學降壓藥都比不上的,這也讓它的身價一路飆升。

在宋陽的記憶裡,現在這個年頭,杜仲就能賣到十二塊錢一公斤,到了八八年左右,更是漲到七十塊錢一公斤。

一棵杜仲樹的樹皮能賣幾百元,在那個年代,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也是難以抵擋的誘惑。

曾經,各地瘋狂剝取杜仲皮,不少地方山裡茂密的杜仲樹林,轉眼間就消失殆儘。甚至聽說,城裡公園作為景觀樹的杜仲,都被人連夜剝了皮,逼得管理人員隻能往樹上潑瀝青。

宋陽心裡一陣激動,看著樹上掛滿的果子,心想現在栽培的話,說不定能趕上好價格。

但仔細一想,九十年代中期,杜仲價格好像一下子跌到七八塊錢,因為到處都在種植,產量大增。這麼一算,好像不太劃算。

按照收購標準,杜仲樹要達到十五年樹齡才符合入藥要求,等自己育苗栽種,正好趕上價格低穀,那就不值錢了,實在沒必要浪費精力。

不過,眼下這棵杜仲樹的樹皮,宋陽可不想放過。他顧不上考慮什麼野生不野生的問題,隻知道自己不剝,彆人也會剝。把這杜仲樹皮弄回去換成錢,裝進自己口袋才是正事。公園裡的杜仲都有人偷著去剝,更彆說山裡的野生杜仲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新小说: 我,深淵魔王,萌無敵! 末日求生:我靠農場係統堆滿糧倉 隨母改嫁進大院,四個大佬繼兄搶著寵 律師:拐賣判五年?給我滿族抄斬 誰讓你帶工業邪神穿越的? 殺怪爆屬性再加暴擊的我無敵了 不浪不是好導演 龍蛇再起:開局掀我棺材板 實力太強,我一直隱藏底牌 重生驀然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