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村子並不遠,由於讓蜜蜂進入草帽還需要不少時間,宋陽便先捧著那些割完蜂蜜後的子脾,招呼馮曉萱端著裝有蜜蜂的東西一起回陳家興家。
到了陳家興的院子裡,馮曉萱把蜂蜜放在屋裡的桌子上,帶著宋陽找到了藏在牆角木柴堆裡的蜂桶。
蜂桶是由水青岡樹鋸成兩半,再用工具掏空木頭製成的。
能看得出,當初製作這個蜂桶用來養蜂時,做工十分用心。
由於放置時間較長,木桶的外麵已經有些腐爛和變形,但並不影響它的正常使用。
宋陽也沒閒著,找來柴刀,將蜂桶外麵腐爛的部分修整了一番,刮掉裡麵殘留的蠟渣,掃去灰塵後,用淡鹽水簡單清洗了一下,然後把它放在太陽下晾曬。
趁著這個空檔,他讓馮曉萱領著自己,去村子前麵的竹林砍了一根竹子回來。劈開竹子並稍作修整後,等蜂桶晾乾,他便照著蜂桶的形狀,把那些子脾割小,用麻線綁好,架設在蜂桶內。
小心翼翼地將兩半蜂桶合在一起,重新在屋角找了石頭墊好,接著找來鐵絲,把蜂桶緊緊箍住。
做好這一切準備後,他再次回到漆樹旁,看到樹洞裡殘留的蜂蜜差不多被采食完了,絕大部分蜜蜂也都爬進了草帽裡。
他又仔細地在樹洞裡檢查了一遍,確定裡麵沒有小蜂團,而且蜂王應該也已經進入草帽後,便把砍下來的那塊漆樹木頭,重新封在砍開的洞口上。
用泥巴把出現的縫隙封好,就連原來拳頭大小的洞口也找了石頭堵住,隻留下一個大拇指大小的小洞。
這可是個不錯的誘蜂洞,得好好利用起來。
雖然不確定以後這裡再來的蜜蜂還會不會輪到自己來收,但看在這棵漆樹很少有人敢動的份上,說不定以後還有機會再來收蜂。
事情處理完,宋陽提著裝有蜜蜂的草帽回到陳家興家。
他沒有急著把蜜蜂放進蜂桶,而是將草帽倒扣在蜂桶的巢門口。
受到蜂桶內蜂蠟氣味的吸引,再加上蜜蜂有結團向上爬的習性,草帽裡的蜜蜂開始往蜂桶上爬。緊接著,有蜜蜂找到洞口,鑽進了蜂桶裡。沒過一會兒,這隻蜜蜂出來在巢門口邊鼓動翅膀吸引同伴,隨後越來越多的蜜蜂鑽進了蜂桶。
隨著鼓動翅膀招引同伴的蜜蜂越來越多,蜂群排成線似的往蜂桶裡鑽。
馮曉萱感到十分好奇,一直蹲在旁邊看著宋陽操作,忍不住讚歎道:“這些蜜蜂怎麼到了你手裡就這麼聽話呢?”
“隻要你了解它們的一些習性,就不覺得難了……快看,那隻屁股長長的,就是蜂王,還是棗紅色的,這種蜂王可好了!”
宋陽欣喜地看到蜂王跟著鑽進了蜂桶,心裡懸著的一絲擔憂終於放下了。他指著蜂王介紹說:“這蜂王不會蜇人,主要負責產卵,很多時候,彆看它是蜂王,其實是受小蜜蜂指揮的,就像現在,它就是被小蜜蜂引導著進蜂桶的。”
蜂王進入蜂桶後,剩下的蜜蜂也跟著蜂擁而入。
事情算是大功告成了。
至於蜂桶裡作為蜂脾支架的竹片,宋陽也不打算現在就處理,就讓它們留在裡麵,等以後割蜜的時候再慢慢清理。反正每年都需要適時更換舊蜂脾,這樣才有利於蜂群的健康。
這一番忙碌下來,天色已經漸漸晚了。
陳家興拿著一塊野豬肉回來時,看到宋陽和馮曉萱蹲在蜂桶旁邊,也湊過去瞧了瞧,奇怪地問道:“怎麼一會兒工夫就弄來一窩蜜蜂養著了,從哪兒弄來的?”
“就是後麵漆樹裡的那群!”馮曉萱回頭回答道。
“你們竟敢去弄那群蜂,就不怕生瘡嗎?”
“這小子說以後打算去山裡割漆,想先適應適應。”
馮曉萱半開玩笑地說著,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麼,拔腿就跑。
這可把陳家興弄得一頭霧水:“她這是要去乾什麼?”
“我也不知道!”宋陽搖了搖頭。
女孩子的心思,還真是讓人捉摸不透。
不一會兒,馮曉萱匆匆跑回來,手裡拿著一把新鮮的韭菜:“快點,你不是說韭菜能預防生漆瘡嗎,趕緊擦擦,能不生瘡還是彆生瘡的好。”
原來她把宋陽之前說的話記在了心上。
宋陽也沒客氣,接過韭菜後,直接在自己雙手上揉搓起來。
“對了,那些野豬已經處理好了,隊長讓我來跟你商量一下,他覺得這些肉你帶回去,一家人也吃不完,乾脆就留在岩房坪隊上吧,當然,也不會讓你吃虧,一隻野豬補償你六塊錢,你一個人打了五頭野豬,再加上獎勵,一共給你六十塊錢,你看這樣行不行?”
陳家興笑著商量道:“當然,還有那五隻野豬的豬肚,我做主,一個兩塊錢賣給我女婿,你也知道他開著館子,用得上。”
宋陽想了想,自己現在拿那麼多野豬肉回去也沒太大用處。雖然想著為明年多儲備些肉食,但現在才中秋時節,還有一整個冬天可以想辦法,有的是機會打獵,倒不如換成錢更實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頭野豬補償六塊錢,這個價格相當不錯了。
他也沒必要太貪心,當即點頭道:“行!”
“還有那些蜂蜜,過濾出來稱一下重量,我外公廚房裡經常要用。我在縣城看到有人賣蜂蜜,三塊錢一斤,也按這個價格收了。這些可都是好蜂蜜,城裡人想吃還不一定能吃到呢!”
馮曉萱接著說道。
宋陽估算了一下,那些蜂蜜少說也有十三四斤,按這個價格能賣不少錢,哪有不答應的道理。
陳家興把帶來的野豬肉送回屋裡,然後回去和隊長交接,宋陽則和馮曉萱一起回到屋裡。
馮曉萱忙著生火做飯時,宋陽則把那些封蓋蜜搗碎。看著蜂蜜透過紗布和筲箕底部的竹絲,拉出長長的絲線滴入瓦盆中,蜂蜜十分濃稠,確實是難得的好蜜。他把瓦盆放到一旁靜置。
隨後宋陽回到火塘邊坐下休息,幫忙照看鐵鼎罐裡煮著的大米,同時看著馮曉萱忙前忙後地準備晚餐。
一盤用冬寒菜和豆腐煮成的湯,碧綠的冬寒菜和白嫩的豆腐,猶如翡翠與白玉相襯。
一鍋用蔥爆炒的野豬肉,香氣撲鼻。
再加上一盤魚腥草和一盤花生,這就是今晚的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