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正虎和封良明一同朝著黑潭子村的北邊走去。
宋陽依靠著獵狗追蹤,不緊不慢地遠遠跟著。
進山半個多小時後,他意外看到兩人拐上了米倉古道,接著又拐進了山裡的一家小客棧,讓店家送來熱茶,就在客棧前的長凳上有說有笑地坐著。
宋陽並未靠近,而是躲在客棧對麵山坡的樹林裡暗中觀察。
大約等了一個多小時,隻見古道上從漢中方向又來了兩個人,四人碰麵後,走到客棧旁邊交談了一會兒,隨後呂正虎、封良明便和那兩人一起順著米倉道往漢中方向離開了。
居然有四個人……
宋陽有些無奈,等了這麼多天,好不容易等到呂正虎進山的機會,結果又多出來兩個人。
他不清楚這些人是什麼來路,但能看出他們彼此熟悉。
宋陽明白,看來得另尋時機了。如果隻是封良明和呂正虎兩人去打獵,這兩個家夥雖說常在一起,但到了山裡也不會一直形影不離,總歸能找到下手的機會,就算在山裡碰麵也屬正常,總能找到辦法。
可現在情況不同,有不明身份的人在場,想要找到下手的時機,幾乎是不可能的。
然而,讓宋陽沒想到的是,就在他猶豫是否繼續跟蹤時,招財突然發出低沉的吼聲。
他急忙抬頭看去,隻見呂正虎獨自一人順著米倉道折返回來了。
呂正虎沿著山道往回走了好一段路,走走停停,四處張望,到了前方一條山溝時,便鑽了進去。
宋陽沒有立刻行動,等了七八分鐘,依然不見封良明和另外兩人的身影,臉上不禁浮現出一絲笑意。
機會終於來了!
他立刻起身,帶著獵狗順著山坡下來,越過米倉道,然後順著呂正虎進入的山溝鑽了進去。
這是一條極為普通的山間山溝。
一條小溪在常年被流水衝刷、裸露的石頭溝穀間潺潺流淌,河道和兩側隨處可見長滿青苔的山石,灌木叢和藤蔓從兩邊伸展出來,將山溝溪流遮掩了大半。
宋陽不慌不忙地跟在後麵。
沿著山溝溪流,能清晰地看到呂正虎一路走過留下的攀爬痕跡,跟蹤起來十分方便。
宋陽清楚自己的目的,穿著一雙黃膠鞋,直接踏入水中,順著水流前行。
沿著山溝走了十幾分鐘,眼看河溝裡的痕跡消失了,招財朝著右邊山坡發出輕輕的嗚嗚聲,還不時回頭看看宋陽。
一路上都是順著呂正虎等人留下的氣味追蹤,它這是在提醒宋陽。
宋陽仔細查看,果然發現呂正虎往山坡上攀爬時,在林間腐葉和泥土上留下的新鮮痕跡。
他繼續順著溪流往前走了一段,才順著山坡爬了上去。
沒想到,呂正虎行動速度很快,等宋陽順著山坡爬到山梁上時,居高臨下,看到呂正虎已經到了下邊的山溝,正端著槍瞄準著什麼。
“呱~呀……”
還沒等呂正虎開槍,山溝裡突然傳來一聲鳥的驚叫聲。
宋陽順著聲音傳來的方向望去,隻見山溝裡,一隻美麗的大鳥受驚飛起,朝著下方遠處的溝穀飛去,落在一棵高大的馬尾鬆樹枝上。
這隻鳥頭部呈藍黑色,後頸部有一片蓬鬆的黑白相間的羽毛,背部羽毛呈綠色,如同綠孔雀的羽毛一般,閃耀著金屬光澤,腹部為白色,還拖著長長的黑白相間的尾羽。
這特征太明顯了,宋陽一眼就認出,這是一隻白腹錦雞。
山裡的錦雞有兩種,一種是紅腹錦雞,俗稱金雞;另一種就是白腹錦雞,也叫銀雞、銅雞。
在古代,這兩種錦雞都是富貴的象征,常被描繪在畫卷之中。
後世也有人將它們養殖起來作為觀賞鳥,養殖場裡還用它們雜交培育出新的品種。
在馮學恩給宋陽的收購清單上,也有銅雞,因為收購站收購它的皮張用於外貿出口,當作裝飾品,同時,它的肉也是一味中藥,是製作藥膳的優質食材。
與金雞不同,金雞是中國特有的鳥類,數量較少,而白腹錦雞的數量相對較多,在山裡似乎時不時就能看到它們在林間奔跑、在山間飛翔。
它們習慣白天在樹林裡四處覓食,晚上到樹上棲息,除了三四月份能看到成對活動外,其他時候大多單獨活動。
緊接著,宋陽看到下邊山溝裡,呂正虎穿過山溝,小心翼翼地往對麵山坡爬去。
很明顯,他是衝著這隻銅雞去的。
宋陽稍作思考,快步繞到一側,也順著山坡往下走。
到了山坡半山腰,與對麵大鬆樹差不多平行的位置,他估算了一下自己與那隻銅雞的距離大概四十米左右,便停下腳步,然後舉起槍,搶在呂正虎之前,瞄準樹枝上的銅雞,輕輕扣動扳機。
隨著“砰”的一聲槍響,那隻銅雞從樹上掉落下來。
緊接著,對麵傳來呂正虎的怒吼聲:“他媽的……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