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花草種好時,馮曉萱也把藥材整理好了,拿了些白芨去廚房,洗淨後和飯一起蒸。
晚上吃飯時,宋陽驚喜地發現,蒸熟的白芨帶著一股獨特的香氣,味道還不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接下來幾天,小兩口每天都上山。看到山上的人越來越多,他們隻能往更深的山林裡去。當然,每天都有或多或少的收獲。
一晃十天過去,院子前晾曬的草藥堆成了小山,可天麻隻找到兩窩,個頭都不大。他們用米麻和白麻,又在院子裡多弄出五個天麻窩。
這天早上上山,剛進山裡沒多久,路過一麵崖壁時,宋陽看到上麵長滿紅藤,當即決定不走了。
“今天就在這兒弄這棵紅藤,不去彆的地方了。”
“行!”
紅藤,是山裡人對大血藤的俗稱,它的莖稈褐色扭曲,有條紋,砍斷時會滲出紅色液體。這也是一味常用草藥,有清熱解毒、活血、祛風止痛的功效。
這麼一大片血藤,能收獲不少莖稈。拿回去簡單清理表層,切成薄片晾乾,就能賣給藥材公司。雖說收購價才一兩毛錢一斤,但勝在量大。
而更讓宋陽看重的,是紅藤延伸出去的藤蔓。
米倉山裡的先輩一向把紅藤視為珍寶,原因很簡單,紅藤藤蔓是編製繩索的優質材料,尤其是農曆八月後的紅藤最佳。
先輩們就是靠著紅藤製作的繩索,穿梭於懸崖峭壁之間。
彆看那些懸崖峭壁滿是大石頭,光禿禿的,上麵卻藏著珍貴的寶貝,當然,要采摘這些寶貝可得有膽量,這也是個玩命的活兒。
在這種時候,紅藤製作的藤繩無疑是絕佳的保命工具。
現在把紅藤采割回去,正是時候。宋陽叫上馮曉萱朝石崖走去,到了崖底才發現,這竟是一整棵紅藤。
從山石縫隙裡長出的莖稈,粗得像人的腰,扭曲著攀附在山石間,宛如虯龍。這少說也有幾百年的樹齡,在山裡十分罕見。
宋陽立刻拿起柴刀,砍下主乾上分出的手臂粗的枝條,這些都能當藥材。而小指頭粗的藤條,則用來編製繩索。
兩人相互協助,爬到崖壁上,把攀附的枝條一根根割下來,收攏後一小捆一小捆地捆好。就這一番清理,就花了一早上時間。
弄出來的藥材和藤條太多,一次根本背不完。
宋陽像挑柴火一樣,挑了兩捆,馮曉萱也是如此,挑的是藤蔓。就這樣,兩人各挑了一挑,還有大半留在山上。
他們一路往家趕,到了家放下東西,簡單吃了點東西,宋陽又叫上宋建國和王靜雅,再次進山。
四個人一起,把剩下的東西帶回去就輕鬆多了。
至於那像虯龍般的樹樁則留了下來,這玩意兒扡插都能成活,相信明年又能長出不少枝條藤蔓。
接下來兩天,一家人把全部精力都放在這些紅藤上。
那些粗大的莖稈清理好後,宋建國去隊上借來鍘刀,在王靜雅的幫忙下,切成薄片,切麵滲出紅色液體,斷麵的紋路像一朵朵花。
而宋陽則到宋軍那兒,借來殺豬燙豬毛用的大鐵鍋,在院子裡燒起柴火,把細藤一捆捆地放進去煮。
一次煮不完,就分幾次煮,每次煮一小時撈出,趁熱剝皮。
隨後兩天,一家人就在家裡用剝下來的樹皮搓繩子。
這樣的繩索,隻要保管得當,既有強度又有硬度,還不生蟲,能用幾十年甚至上百年。
幾天折騰下來,大家都很辛苦,但看著院子裡兩根又粗又結實的藤繩,宋陽卻興奮不已,有了它們作保障,那些懸崖峭壁,還有哪裡去不得呢?
喜歡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