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舊時的蜀地,袍哥處理糾紛時常選擇茶館作為場所,這種獨特的調解方式被稱為“吃講茶”,川西地區喚作“判公道”,川東則叫“付茶錢”。
雙方產生矛盾後,會請有聲望的人居中調解,這不僅是民間解決爭端的常用手段,還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蜀地茶文化的繁榮。
調解結束,理虧的一方需支付茶錢。
不過,“吃講茶”的結果並非總是皆大歡喜,談得攏便相安無事,談不攏就可能演變成武力衝突。
一旦動手,拳腳相向是常事,茶碗、水壺,甚至桌椅板凳,隨手抄起什麼就用什麼當武器。
普通茶客碰上這種場麵,往往隻能慌忙躲避。
說來有趣,茶館老板反倒歡迎這樣的“熱鬨”,尤其歡迎袍哥來“吃講茶”。
因為無論茶館被砸得多慘,最後都由打架輸的一方賠償損失。
每逢此時,中間人往往作壁上觀,任由雙方爭吵打鬥。等事情鬨大了,自然會有官府介入。
而茶館老板就能趁機將樓上的破舊桌椅搬到樓下,把藏在櫃子裡的陳年爛茶碗、爛茶壺也拿出來,最後清點賠償,相當於免費換了一屋子新家夥。
此刻,宋建國三人擺出的陣仗,儼然是占據上風的強勢一方。
他們看似隨意地坐下,卻用刀槍形成威懾,先繳了對方的危險刀具,又把吃飯變成了折磨人的手段。
整個過程,隱約能看到“吃講茶”的影子,隻是少了居中調停的人。
三人笑眯眯地說著話,表麵上客客氣氣,實則行事霸道無比。
這種方式看似溫和,沒有濃烈的戾氣,卻比直接動刀動槍更能從心理上折磨對方。
他們用行動明白無誤地告訴那兩人:彆想把滾滾帶走,而且必須聽他們的吩咐行事。
宋建國提起前段時間偷獵熊貓者被嚴懲的事,就是要表明自己占理,不怕事情鬨大。
擺在兩人麵前的隻有兩條路:要麼動手拚命,要麼乖乖吃飯。
可宋建國他們手持雙管獵槍和殺豬刀,還有六個人,兩人哪裡敢動手,隻能選擇吃飯。不配合?那就等著被撐死。
宋陽看著這一幕,心中暗自讚歎:“不愧是老江湖!”
三人把局麵掌控得恰到好處,每一個細節都拿捏得死死的。
“怎麼,還是不肯說?”宋建國把玩著手中的殺豬刀,連正眼都沒瞧兩人一下。
兩人依然緊閉嘴巴,一聲不吭。
“背著東西走了這麼遠,都累了,沒那麼多閒工夫跟你們耗。老板,飯好了沒?”宋建國扭頭朝廚房喊道。
“快了,再蒸一會兒就行!”店主回應道。
“差不多就行,這兩位兄弟等著填肚子呢,先上兩碗冒兒頭!”宋建國笑著說,“蒸得欠點火候更好,吃到肚子裡,再喝點水,一泡發,肚子脹得更快。”
“馬上來!”
店主很快端出兩大碗半生不熟的冒兒頭,放在桌上後,急忙退回廚房,還關上了門,在裡麵急得直打轉。
宋建國把碗推到兩人麵前:“接著吃,什麼時候想說了,什麼時候停。”
看著眼前硬邦邦的米飯,兩人冷汗直冒。
他們的肚子早已被撐得滾圓,再吃下去,實在是難以忍受,遲遲不肯拿起筷子。
宋陽注意到兩人不時往門口瞟,猜到他們想找機會逃跑,便碰了碰王嶽
兩人心領神會,一前一後站到門口守著。
宋軍也明白了狀況,從背簍裡取出斧頭握在手中,雖然沒經曆過這種陣仗,神情略顯緊張,但能在關鍵時刻站出來,已經十分難得。
見三個年輕人堵住去路,兩人徹底斷了逃跑的念頭。
“幾位大哥,我們就是幫忙辦事的,拿人錢財替人消災。”
宋建國左邊那人終於服軟,“我們就想把那熊貓帶走,沒打算害你們,放過我們吧!”
“幫忙辦事?我看不像!都惦記上我們的熊貓了,還說沒惡意?那帶著刀子乾什麼?誰知道被發現後會不會給我們來幾刀?”
宋建國冷笑,“你覺得我會輕易放過你們?我敢說,在熊貓到手前,你們絕不會善罷甘休。”
“昨天晚上,你們老大開口就出三千塊買熊貓,從林業局弄出來,花的錢隻會更多,這麼大的買賣,能輕易了結?”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兩人還是對他們的領頭人閉口不談。
王宏遠在一旁冷冷地說:“還不肯說?看來是沒吃飽,繼續吃!”
“快點!要我們喂你不成?”甄淩峰提著槍站了起來。
兩人被嚇得一哆嗦,無奈地重新拿起筷子,艱難地往嘴裡扒飯。這半生不熟的米飯,咽下去就像吞石頭,沒吃幾口,兩人就開始翻白眼,吞咽都成了難事。
宋建國右邊那人實在撐不住了,對同夥說:“彆瞞了,我們就是小嘍囉,每次就分點小錢,犯不著把命搭進去,不值得!”
左邊那人猶豫片刻,終於點頭:“那就說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