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來講,不管是食草還是食肉的野生動物,在秋季都會想儘辦法長膘,努力囤積足夠多的脂肪,以此熬過寒冷難耐的冬天,黑娃子也不例外。
米倉山不像北方,冬季漫長又嚴寒。
得益於北邊秦嶺的阻擋,這裡雖然也會有霜雪和低溫,但整體氣候要溫和不少,山中植被豐富,物種繁多。
黑娃子屬於雜食性動物,總能在山中找到食物。
正因如此,米倉山中的黑娃子,一部分會選擇冬眠,不過也有很多整個冬天都在活動,就算冬眠的,時間也相對較短。
宋陽剛才悄悄去看了一眼,這三隻黑娃子雖說才從土洞裡出來兩三天,但依舊膘肥體壯,並沒有因為冬眠消耗過多能量而變瘦,皮毛也沒有變得鬆弛。
這兩三天的活動說不定是好事,它們四處覓食,膽汁流動起來,說不定得到的不是普通的墨膽,而是品質更好的菜花膽或者金膽,價格也能賣得更高。
一般情況下,不管是野豬還是黑娃子,聽到動靜或者看到獵狗,第一反應就是逃跑,即便它們體型比獵狗大很多,也依舊會跑。
然而當下情況不同,這些黑娃子被張晨軒同遠槍擊過,還被炸子兒炸過,有受傷的情況。
但凡有攆山經驗的人都清楚,在山裡遇到黑娃子,一般它們不會主動攻擊人類,隻要弄出些聲響,它們自己就會跑開。
很多野生動物會依據體型大小和高矮來判斷對方強弱,在它們眼裡,直立行走的人類才是真正的猛獸。當然,黃腰狸這類算是特殊情況。
不過,有三種情形下,黑娃子見人就會攻擊,哪怕有獵狗在場,首選目標還是人類。
第一種,就是突然狹路相逢,就如同人類突然被嚇到會本能自衛一樣,它們也會先下手為強。
第二種,母熊帶著小熊的時候,出於天生的母性,有著強烈的保護欲。
即便現在這兩隻半大的黑娃子都快兩百斤了,但終究還沒完全具備獨立生存能力,那母熊肯定會不顧一切保護它們。
第三種,黑娃子受傷的時候,像剛被槍擊、被炸傷,這會讓它們變得極度敏感和警惕,比前兩種情況更加危險。
麵對黑娃子,必須謹慎對待。
宋陽退回來後,便開始仔細思考應對之策。
他們所在的山崗比較乾燥,林木不像山坡上那般茂密,這算是個有利因素。
但問題是,雖說出著太陽,可氣溫也就十來度,再加上山風一吹,還是涼颼颼的。黑娃子選擇休息的地方比較巧妙。
那棵長歪的馬尾鬆和周邊山石形成了一小片低窪地,又有灌木遮擋,這導致射擊角度不太理想。
關鍵是三隻黑娃子正蜷縮在一起睡覺。
大的黑娃子在中間,腦袋枕在前爪上,兩隻小黑娃子則把頭埋在大黑娃子腹部。
它們龐大的體型不僅擋住了自己的腦袋,也把大黑娃子的腦袋給擋住了。而另一側,大黑娃子的腦袋又被馬尾鬆和山石擋住。
宋陽反複琢磨,都找不到能一槍命中黑娃子腦袋的合適角度。
而且不能靠得太近,不然很容易驚動這三隻黑娃子,一旦它們動起來,就更難擊中了。
思來想去,宋陽覺得隻能先驚動它們。
隻有讓它們站起來,才會露出更大破綻,屆時把握時機,爭取一槍斃命。
而驚動它們,隻需一點輕微聲響即可。
最重要的是保證自身安全,如果沒能打死,讓黑娃子衝撲過來,那就太危險了,有必要設置一些能阻攔它們的障礙。
休息時,宋陽小聲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王嶽。
他讓王嶽繼續守在這裡,然後兩人從包裡取出繩索,借著山風從山崗另一側繞到下風方向。
迎麵吹來的山風可以掩蓋他們自身的氣味,防止被黑娃子提前察覺,樹木枝葉搖晃發出的嘩啦聲也能掩蓋他們靠近時腳步發出的細碎聲響。
兩人小心翼翼地順著山坡往上爬。
在距離黑娃子所在位置大概百來米的地方,宋陽讓王嶽停下等待,讓三條獵狗原地坐下,自己則從側麵爬到山崗高處。
他躡手躡腳地靠近,在離黑娃子四十來米的地方,仔細觀察後,相中了山崗上的一片樹林,在這片區域用帶來的繩子布置了連環吊脖套。
上次宋陽帶人抓黃羊時就用了這個辦法,在樹木縫隙間設置索套,獵物一頭撞進來就會被套住脖子。
不過這次,宋陽沒有選擇那些大樹,而是挑選了手臂粗細的小樹。
這些小樹更加柔韌,黑娃子要是被套住,小樹能起到絆腳和緩衝的作用,不至於讓它們一下子就把繩索掙斷逃脫,這樣就能爭取到更多射擊機會。
宋陽小心翼翼,大氣都不敢出,花了七八分鐘,才在這片能透過樹林縫隙看到黑娃子的地方,布置好七八個索套。
布置完後,他向王嶽招了招手。
王嶽小心地靠了過來。獵狗依舊在下風方向等候。
他們以槍響為信號,一旦槍響,獵狗肯定會立刻撲向黑娃子,而那時黑娃子大概率會朝著他們兩人衝過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