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陽的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那些被浪費的竹子,其實還能用來喂養竹溜子。
不過,他倒也不急於馬上付諸行動。
畢竟,他守著如此廣袤的一片竹林,在山裡尋覓竹溜子並非難事,而且養殖所需的設施也並不複雜,隨時都能著手去做。
嗯……他尋思著,今年洪澇過後,縣城裡的館子逐漸多起來的時候,就可以認真考慮這件事了!
宋陽暫且將這個想法擱置一旁,繼續專注於手頭的活兒,把用推刨刨光的木板,用釘子固定在為搭建滑梯而準備的斜木架上。
到了夜晚,所有搭建的物件終於大功告成。
有一個在地麵打樁後鋪上竹子的平台,一個綁在兩棵大樹之間、搖搖晃晃的繩梯,一個滑梯,另外還有一個用棕繩綁著木板製成的秋千。
這些都是他一時興起簡單打造的,兩隻熊貓在上麵折騰玩耍應該足夠了,總比它們動不動就往樹上爬,然後摔落在地,摔得都能反彈起來要安全得多。
忙碌了一天,明天就是王嶽迎娶新娘的日子,一家子人都早早入睡。
畢竟,不光是宋陽要去幫忙,宋建國、王靜雅和馮曉萱也都得去幫忙操持各項事宜。
第二天清晨,宋陽換上一身乾淨整潔的中山裝,和馮曉萱一起,帶著自家的方桌和條凳前往王嶽家。
至於碗筷之類的物品,給寒號鳥、黃羊采集草葉的宋建國和王靜雅會負責送過去。
辦酒席所用的桌凳以及鍋碗瓢盆,都是從村裡前來幫忙的各家各戶借來的。宋陽趕到時,已經有好幾戶人家到了。
宋建國和會計正有條不紊地主持著各項事務,哪幾個人負責處理豬肉,哪幾個人負責殺雞宰魚。
哪幾個人負責涮洗餐具,包括誰負責燒火、誰負責挑水等等,都早已安排妥當,每個人都清楚自己要做的事情。
相較於在田地裡勞作,幫忙操辦酒席,而且還是如此豐盛的酒席,意味著能吃上幾頓美味佳肴,大家的積極性自然要高得多。
整個場麵熱熱鬨鬨,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推進著。
王嶽這邊正忙著準備彩禮。由於山裡還沒通電,路況也不佳,“三轉一響”在這裡派不上用場,所以他就按照老傳統來準備。
準備的彩禮有兩隻雞、幾十斤臘肉、幾十斤米、幾斤花生,另外還有一些煙酒糖茶。
關於禮金,宋陽曾向王嶽詢問過。王嶽告訴他,林大海並沒有提出硬性要求,隻讓他隨意。
王嶽考慮到自家條件還算寬裕,手頭現在也有五六千塊錢,便準備了六百塊禮金,在當地來說,這手筆也算是頗為豪氣了。
林大海為了女兒林曉雨的陪嫁,也早早開始精心籌備,據說花費了不少。
他請了村裡的木匠,打造了一套精美的家具,有方桌、椅子、箱櫃等等,陪嫁必不可少的兩鋪兩帳也一應俱全。
儘管王嶽蓋房子的時候,已經讓木匠仿照宋陽家的家具,打造了衣櫃、床鋪等物件,屋內設施已然齊全,但林大海堅持按照傳統置辦這些陪嫁,王嶽也隻能依從他。
因為要帶過去的東西不算多,可從女方家搬回來的東西卻不少,所以王嶽不得不額外請了幾個村裡年輕力壯的小夥子一同前往。
原本,王嶽在畜牧場工作的二姐夫打算幫他借畜牧場的拖拉機,但王嶽多次往返蓼葉澗,深知這一路上的路況,估計就算請了拖拉機,還得靠人手幫忙推,於是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從石河子村到蓼葉澗,有好幾十裡的山路。按照先生算好的時辰,明天早上十點新娘進門最為吉利。
也就是說,今天去接親,在女方家吃過晚飯後,半夜就得啟程返回。
一行七八個年輕人,還有兩位陪同的年輕姑娘,再加上李乘風,吃過煮好的麵條後,各自分擔背著一些東西,早早地踏上了行程。
這一次,他們沒有選擇穿山越嶺的近道,而是沿著山道前行。
由於人多,即便經過偏僻的山嶺,也不用擔心會有野物突然竄出,所以也就沒有帶槍和狗。
再說,這是去接親,帶著這些家夥也不太合適。
宋陽雖然經常在山裡奔走,但像今天這樣懷著好心情欣賞山間美景的機會卻不多。
一路上,隻見山峰被雲霧環繞,仿若仙境,溪流在山澗中歡快地奔騰,發出清脆的聲響。
沿途各色山花肆意綻放,宛如五彩的地毯,密實的林木已換上了嶄新的綠裝,處處洋溢著生機。
奇峰怪石形態各異,有的如利劍直插雲霄,有的似臥虎盤踞山林;蒼翠古鬆傲然挺立,仿佛是山林的守護者。山道蜿蜒崎嶇,卻又有著一種突兀玲瓏的美感。
放眼望去,眼前的一切儘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充滿了勃勃生機。
清晨趕路,天氣格外涼爽。同行的幾個年輕人,年紀最大的也就二十四五歲,最小的才十五六歲。
身為山裡人,這也算是他們難得的一次“遠行”。
即便眼前的景色他們平日司空見慣,但此刻也都不禁嘖嘖稱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然,年輕人聚在一起,少不了打鬨嬉戲、追逐逗趣,尤其是在兩位年輕姑娘麵前,總有人忍不住去逗弄她們,惹得姑娘們嬌嗔連連。
宋陽背著背篼,裡麵裝著兩隻雞,跟在李乘風身旁,兩人小聲地交談著。
整個冬天,李乘風沒少帶著自家孫子進山打獵,倒也收獲了一些皮毛,送到收購站賣了一千多塊錢。
一提到打獵,李乘風不禁感慨道:“我那孫子,看到賺錢了,倒是有了興趣,可就是缺了點靈性,性子也不夠沉穩,跟你這娃兒比起來,差得遠咯。”
“師傅,今年還出去打獵嗎?”宋陽問道。
“看看情況吧……答應你這娃兒的事兒,還沒辦呢。我尋思著,可能會到彭水那邊的苗寨去一趟,弄幾隻下司犬回來!”李乘風不緊不慢地走著,聲音平和舒緩。
“我現在已經養了六條狗了,其實也差不多夠用了,師傅您就不用專門跑這一趟啦。”
“我又不單單是為了你,也想著給我家孫兒找兩隻下司犬,順路的事兒!”
他們正穿行在林間山道上,突然,深處的林木間傳來一陣響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