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宋陽和司機攀談起來,得知司機姓吳,叫吳光,是米倉山東邊林場的人。
說到林場,宋陽自然而然就想起了張晨軒當護林員的父親張春貴,這一下子就打開了話匣子,一路上三人說說笑笑,倒也十分愉快。
雖然車子速度不快,但終究是汽車。臨近中午的時候,他們終於走完了這百裡路程,順利抵達縣城。
坐在車上,宋陽不禁開始盤算,自己什麼時候也找個機會學學駕駛,說不定這輩子也能成為有車一族。
等到以後允許私人擁有車輛的時候,哪怕弄一輛拖拉機,專門幫人拉點東西,也不失為一條不錯的賺錢門路。
司機並不進縣城,要直接把木材送到縣城邊緣的木工廠,而馮學恩家的老宅在另一個方向,所以宋陽和馮曉萱隻能提前下車。
兩人挑著帶來的東西,一路往縣城裡走去,拐了幾道彎後,來到了縣城外邊的老宅前。
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老宅的大門緊緊關著。
“今天可真是怪了,走到哪兒都吃閉門羹……你說阿公會去哪兒呢?”
宋陽一邊說著,一邊走進院子,將東西放下,然後湊到門縫往裡瞧。
院子裡有些昏暗,勉強能看到屋子裡重新做了一番打理,地板換成了水泥的,四麵牆壁也重新粉刷過,廚房還新砌了灶台。
老屋前的菜地也被精心照料著,因為用水方便,裡麵的各種小菜長得格外水嫩被。
看樣子,馮安又重拾大廚的手藝,日子應該過得不錯。
“我也不知道呀!”
馮曉萱笑著搖搖頭,稍微思索了一下,說道:“按照以前開館子的習慣,這個時候他應該是到周邊幾個村子轉轉,看看有沒有人打到野味,挑一些買下來,還有雞鴨之類的東西。”
“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回來,走,咱們先去縣城裡吃點東西,順便買點紙火。清明沒能來上墳,今天得補上。”
宋陽說著,把帶來的東西放到一旁柴棚的柴垛子上,又用些木柴蓋好,防止被人發現。
隨後,兩口子一起往縣城裡走去。進了縣城,他們找到一家食堂,可進去一看,裡麵人滿為患,也不知道要排到什麼時候才能吃上飯。
兩人對視一眼,乾脆先去街上的紙火店買了香燭紙錢,又到供銷社買了些糖果和水果。等再次返回食堂時,裡麵的人總算少了些。
走進食堂,宋陽看著掛在黑板上寫著的“今日供應”,轉頭問馮曉萱:“寶兒,你想吃啥?”
馮曉萱也看著黑板上公布的菜品飯食,說道:“我胃口不是特彆好,就想吃點涼的……就這個涼粉吧,你呢?”
“我隨便,那就吃涼粉吧!”宋陽說著,便去窗口買票,馮曉萱則找了張桌子坐下。
不一會兒,宋陽端著兩大碗涼粉回到桌前,嘗了兩口,忍不住讚歎道:“這味道真不錯啊!”
“不就是川北涼粉嘛,我也會做!”馮曉萱一臉自信地說道。
“喲,你會的還不少呢,怎麼之前都沒見你做過?”宋陽好奇地問道。
“這不是家裡之前沒有豌豆嘛……阿公說這川北涼粉早年間發源於南充的農家。三國蜀漢的時候,南充還叫安漢縣,在碼頭上有兩個涼粉棚。
大棚的老板姓薜,大家都叫他薜涼粉;小棚的老板姓謝,叫謝涼粉。大棚經營冷吃旋子涼粉,小棚經營熱食片子涼粉。
兩家的涼粉,冷熱不同,但都做得特彆好,後來兩家還結了親,就靠這涼粉手藝傳家。
後來張飛當太守的時候,巡視安漢,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涼粉,還把它當成貢品進貢給了劉備。”
馮曉萱興致勃勃地講著,小嘴像機關槍一樣叭叭叭說個不停,聽得宋陽一愣一愣的。
宋陽想起,自家菜地裡去年秋季種下的豌豆顛,吃了一冬,到春季就開始開花結果,現在豌豆顆粒應該已經飽滿了,估計能收個二三十斤。
“說得頭頭是道的,還真沒看出來啊!”宋陽笑著說道。
“這都是我阿公說的,他說做菜不但要會做,還得懂得這些背後的故事。
以前他教我做菜的時候,都是一邊教一邊講,他把這叫做‘飲食文化’,說這是很有意義的東西,也是吸引顧客的賣點。
有了這些故事,簡簡單單的小吃就變得不一樣了!”馮曉萱解釋道。
宋陽雖然不太能說清楚這種感覺,但也覺得挺有意思,仿佛這簡單的小吃因為這個故事,一下子變得高端大氣上檔次起來。
兩人手中的筷子在大碗中輕輕攪動,夾起晶瑩的涼粉滑入口中,隻覺得這涼粉綿軟細嫩,爽口宜人,麻辣鮮香的味道在口中散開,回味無窮。
再配上鬆脆酥香的小鍋盔,更是風味獨特,鮮美異常。
哪怕隻是食堂裡簡單調製出來的,吃起來也格外美味,讓人瞬間精神一振。
吃完涼粉,小兩口稍作休息,便提著買好的東西,一路說笑著往城外老宅走去。
走到城邊的土路上時,迎麵走來一個青年。
經過宋陽和馮曉萱身邊時,那青年不停地偏著腦袋打量宋陽。
宋陽也覺得這人有些眼熟,忍不住也在打量對方,可直到兩人錯身走過,他還是沒想起來在哪裡見過。
馮曉萱見兩人舉止古怪,小聲問道:“陽哥,你和剛才那個人怎麼怪怪的,你們認識嗎?”
宋陽搖搖頭說:“感覺在哪兒見過,就是想不起來了。”
馮曉萱也微微皺起眉頭:“我也覺得眼熟!”
她話音剛落,身後突然傳來那青年的喊聲:“那個家夥,給老子站住!”
喜歡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