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宋陽和馮曉萱早早便起了床。
在馮曉萱準備早點的時候,宋陽將昨晚已經過濾好並裝入塑料桶的蜂蜜搬到牛車上,還有那些藥材,該裝袋的裝袋,該打捆的打捆,全都安置妥當。
吃過早點,天剛微微亮,宋陽就趕著牛車離開了盤龍灣。
他先到麻柳坡,把王嶽積攢的藥材也一並帶上,然後和王嶽一同前往鎮上的收購站。
家裡的水牛性子溫馴,走路慢悠悠的,但好處就是容易駕馭,使喚起來十分聽話。
此時正值采藥的黃金季節,當兩人趕著牛車來到鎮上收購站時,隻見收購站門口早已圍了一大群人。
大家有的用擔子挑著藥材,有的用背篼背著,都是來賣藥材的。
眾人看到宋陽和王嶽趕著牛車拉來這麼多藥材,都吃了一驚,紛紛圍過來查看他們采到的藥。
萸肉、天麻、黃柏、貝母、柴胡、黃芩、黃芪、豬苓、茯苓、石韋、石斛、八角蓮……各種各樣的藥材分門彆類擺放,且都經過了初步的精細加工。
就連那些經驗豐富的老藥農看了,也不禁連連點頭,誇讚他們弄得細致。
“兄弟,你們是哪個地方的呀?”
“這些藥是從哪裡采來的?怎麼會有這麼多?”
“這是攢了好長一段時間吧?”
……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七嘴八舌地詢問著,現場鬨哄哄的。
宋陽和王嶽笑著回應,隻說這些藥是他們倆每天堅持進山,花了一個多月才采集回來的。
即便如此,大多數人還是不太相信。
直到黑潭子村的一個藥農說宋陽是李乘風的徒弟,大家這才覺得似乎說得通,紛紛說道:“難怪呢!”
李乘風在這周邊幾十裡山林那可是名聲響亮,對山林的熟悉程度無人能及,如此一來,事情似乎就順理成章了。
宋陽和王嶽也在觀察彆人采的藥,並詢問是在什麼地方采到的。
實際上,進山采藥是個非常考驗經驗的活兒,每個人進山次數多了,都有自己熟悉的區域,腦海中就像有一幅地圖,哪裡有什麼藥、年份如何、何時適合采挖,甚至長在哪個石頭縫樹下,都記得清清楚楚,這些信息一般是不會輕易告訴彆人的。
除非是那些常見且價值不高的藥材,大家才會分享一下,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所以相互詢問時,大多都是含糊其辭,打個哈哈就過去了。
在等待收購站開門的這段時間裡,兩人更多地是聽彆人講述在山上的各種見聞。
進了山裡,什麼稀奇古怪的事情都有可能碰到,有些人純粹是在吹牛,但也能聽到不少有趣的事兒。
比如,兩人就聽到蒲垌村的一個藥農說,他進山采藥時,在蒲垌村北邊一個叫小漩渦的深山裡,被一種模樣怪異的野物嚇得大氣都不敢出。
喜歡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