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早飯,宋陽往兜裡揣了些黃精蜜丸,仔細地打好綁腿。
等孩子醒來,馮曉萱喂過奶水後,將孩子交給王靜雅抱著,小兩口便帶著六條獵狗,悄然離開了盤龍灣。
從盤龍灣有條小山道通往老鬆林,宋陽便沒走大路,而是選擇順著山道前行。
二十多分鐘後,兩人來到劉誌強所說的那塊有山石刺蓬的地方,果然看到了一個個與人類腳印極為相似的大腳印,由此確定確實有一隻大黑娃子來過此地。
宋陽覺得黑娃子不會無緣無故在這山石刺蓬裡折騰,便特意上前查看。
他發現山石底部有被黑娃子翻刨過的泥土,還看到不少小蜜蜂的屍體。
這時他才注意到,山石底部的縫隙裡有個中空的小石洞,裡麵有一群蜜蜂,從外麵就能瞧見被蜜蜂緊緊護住的蜂脾。
隻是這石洞位置得天獨厚,整個巢穴都被山石包裹著。
想必黑娃子是被蜂蜜的香氣吸引到了這裡,可即便它力大無窮,也無法破開石頭,拿這群小蜜蜂沒辦法,卻也因此驚擾了洞內的小蜜蜂。
估計黑娃子沒少被蜜蜂蟄,而不少飛出來的小蜜蜂,因受不了外麵的嚴寒,被凍得飛不回去了。
這群小蜜蜂品相不錯,看那蜂脾的大小,裡麵應該有不少蜂蜜,這倒算是意外之喜。
宋陽尋思著,等開春油菜花開的時候,要是沒人動過這群蜜蜂,他就把它們弄回去養著。
雪天追蹤腳印相對容易,兩口子在周邊轉了轉,從黑娃子留下的雜亂腳印中,辨彆出它離開的方向,隨後帶著獵狗順著腳印追蹤而去。
隔了一夜,誰也不知道黑娃子又溜達出去多遠,他們隻能一路緊追不舍。
六條獵狗在前麵小跑帶路,有它們在,宋陽和馮曉萱無需特意留意地上的黑娃子腳印,更多地是警惕著四周的動靜。
誰能想到,那黑娃子穿出大鬆林後,並沒有立刻往深山裡去,而是沿著村子的田地,在山裡繞來繞去,最後竟然又朝著石河子大村子的方向折返。
宋陽和馮曉萱一路追到石河子村,甚至看到黑娃子跑到村子邊上一戶村民家的豬圈旁,圍著豬圈轉了好幾圈。
這豬圈離村民家的屋子大概有十來米遠,是用石頭砌成的圈房。透過那簡陋卻厚實的門縫,可以看到圈裡用鬆毛鋪墊著,兩隻三四十斤重的黑豬正並排躺著。
在蜀地,森林植被繁茂,食物充足,冬季氣溫頂多也就零下七八度,不算太冷,也不會長時間大雪覆蓋,期間還會出大太陽。
所以,黑娃子隻有一部分會選擇短暫冬眠,不少黑娃子整個冬季都會在外麵活動。
但畢竟是冬天,能量消耗較大,它們就需要儘可能尋找食物來補充身體所需。
不用說,這黑娃子肯定是盯上了圈裡的豬崽,看門板上留下的爪痕,就知道它曾試圖破門而入。
就在兩人查看地上腳印的時候,屋子旁邊的茅房裡,男主人走了出來。
他看到宋陽兩口子在自家豬圈邊不知在看什麼,便迎了過來,問道:“陽娃子,你們在乾啥呢?”
外麵冰天雪地的,這種時節,一般人都更願意賴在床上,要不是被屎尿憋急了或者肚子餓了,都不會輕易起床,所以大都起得很晚。
到了晚上,又常常圍在火塘邊,很晚了還不願睡。
宋陽看他家屋子煙囪都還沒冒煙,估計這人也是剛起來不久。
這人是宋陽村裡的一位叔輩,宋陽便對這位中年男子說道:“叔,我們在追蹤一隻黑娃子,一直跟到這兒了。這黑娃子在您家豬圈邊轉過,看樣子,是打您家豬的主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