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日,馮安的生意格外好,老顧客們紛紛上門,馮學文也在一旁幫忙打下手。
宋陽從山裡帶來的那些東西很受歡迎,消息一傳開,客人比以往更多了。
宋陽回來的時候,已經有客人在就餐了。
原本他還想搭把手,卻被馮學文以看書要緊為由,打發到屬於馮啟亮的房間去看書。
其實對於汽車維修知識,宋陽主要是為了應付考試。
他心裡清楚,等以後允許買車了,汽車行業的發展變化會日新月異。
要不了幾年,現在學的很多東西可能就派不上用場了。
就拿現在常見的老解放汽車來說,到了九十年代,很快就會被東風尖頭的1402所取代,而且新款車冬天都有暖風。
再往後,車輛技術會越來越先進,路麵狀況也會越來越好,駕校、修理處也會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他學車也不完全是為了跑運輸謀生,隻是當下為了通過考試,不得不學。
話說回來,若是自己家用的車子,又是在山村裡,把技術學得紮實些,遇到一些小問題自己就能處理,也省得四處求人,確實方便許多。
縣城裡的條件就是好,屋裡通了電,雖說燈光不是很亮,但看書還是勉強可以的。
宋陽不禁想著,等山裡的水壩建好了,石河子村也該通電了。
然而一想到山裡的電力情況,他又不禁有些沮喪,發現自己高興得太早了。
在他的記憶中,山裡的通電情況可不像縣城這般理想。
山村雖然通電不算太晚,但一直都是由水壩上的小水電站供電,屬於小水電自供自管區域。
村裡用電常常不穩定,線路老化嚴重,電價還高得離譜。
尤其是到了晚上用電高峰期,隔三岔五就會停電。
即便有電,那燈光也昏暗得像燒紅的碳核,有時候甚至得在燈泡下麵再點上煤油燈,這都是常見的事兒。
非得等到夜深人靜,大家都睡了,電燈才會稍微亮堂一些。
有了電,似乎也沒好到哪兒去。還不如拿出那種下麵倒點水,上麵倒點煤油,點燃後反而更明亮的燈。
但大部分人家都舍不得用,一般隻有來客人的時候才會拿出來。
因為用電情況不佳,山裡人還編了個順口溜:“水壩水電站,水大不發電,水小衝不轉,不大不小皮帶又愛斷……”
想到這些,宋陽心裡對縣城的生活著實有些羨慕。
但他也明白,山裡才是自己的根,真要到了縣城,也不見得能比在山裡過得舒坦,於是便把這份羨慕藏在了心底。
轉念一想,石河子村的河流流量不小,就連盤龍灣那條改道的小河也具備發電的潛力。
喜歡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