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國二年五月初,仙島。
經過一上午的行船,正午時分能見度最好的時刻,我們終於望見了右手邊隱約出現的陸地,大家興奮異常,偏轉船頭朝著新的方向奮力劃行,終於成功登島!
我們係好船隻,背上一些食物和禮物,便開始向島嶼內陸行進。島麵積不小,登至高處也無法望見南麵儘頭,隻得向內部深入行進。好在,很快我們便發現了人——還好是尼安德特人,而非智人。
幾個島民好奇地像我們走來,看來島上極少來人,更沒有戰爭威脅,這些島民對我們的好奇遠遠大於疑慮。戰士當中有兩名首部“手語大師”迎上前,向他們簡單介紹我們一行人,並遞給他們一人一塊醃肉……吃的東西果然最適合當禮物!
對方拿到禮物後笑逐顏開,立即按照我們的要求,帶領我們一行人去見首領。
島上的部落首領是一名老者,同樣熱情洋溢地接待了我們。看到贈予他們的食物和玉雕,老人的臉上笑開了花——島上物資匱乏,全是山雞、海鳥、海龜之類的小動物,有時候很久都打不到大型野獸,這次我們送的食物裡麵,野豬、鹿、羊之類的動物都有,自然歡喜。
望著幾個陶鍋和陶罐兒,老首領的臉上有疑惑之色……
要的就是你疑惑!
我立即指示手下拿出我們的傳統“殺手鐧”,將帶來的野豬、鹿,以及他們部落的一些山雞、鳥類切割好並投入鍋中,不一會兒,肉飄香彌漫整個大帳周圍,不少部民紛紛聚集過來一探究竟。
沸騰的肉湯和煮食迅速征服了在場所有人,老首領的手下一隻手扶著肚皮,另一隻手打手勢詢問:這些也能送我們嗎?
當然能!
用一些破石頭就可以換走!
我拿出一個“精致”獸皮袋——厚薄均勻、針腳細致,一看就是海盟的一個巧手姑娘的手筆——從裡麵掏出幾塊孔雀石,正是從海寧送我的綠項鏈上扒下來的,並指著石頭和陶器比劃道:用這個換!
長老大喜,不一會兒他的手下就把綠石頭堆成了一小堆,並表示這是他們全部的存貨,都給我們了。
才這麼點兒嗎?
我拿出一個陶鍋、一個陶罐擺在石頭堆旁邊,表示:這些隻能換這麼多!
想要其餘的?再去挖石頭!
盟主親自出麵定價果然效果最快,老首領立即派手下全島動員尋找石頭,並於夜幕降臨前堆了好幾堆兒,勉強能把我們隨身拿的幾個陶器全“買”下來了。
看著他們一個個氣喘籲籲的樣子,像是跑了很遠的路,我心裡有種不祥的預感……費這麼大力氣才能找到幾小堆,難道這裡銅礦石並不豐富?
我問老者:島上還有嗎?
老首領答:應該沒了,他們把島上所有人家的石頭全拿來了!
從家裡拿來的!看來是攢了很久的“存貨”,也側麵證明了島上銅礦石並不多。目測這點銅也打造不了幾件工具,象征意義遠大於實用性。
正當我腦中為即將夭折的“銅器時代”暗自失落時,老首領又比劃道:我們—那邊—大島—多,這幾個手勢。
什麼東西?
我疑惑地看向旁邊的“翻譯”,他也一臉懵,幾經確認,翻譯才表示老人家說的是“我們可以去對麵的大島上撿石頭,那邊很多”。
大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