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帳前的廣場上,又如此前“美食攻勢”的套路一般開始燒水煮肉。不同的是,陶鍋數量明顯極多,足夠數千人進餐。此外,還搭建了許多灶台,不少廚師開始將最近國王新發明的“炒菜”技術用到北方。哥方一眾官員、將領和士兵吃得滿嘴流油自不必提,可汗、左右賢王這些吃過煮肉的人,在吃到炒菜時亦是讚不絕口。
此外,不少銅製器具如斧、鑿、刨等,以及精美陶器、玉器、衣物等被當做禮物獻給可汗,又亮瞎了一眾北佬的鈦合金眼。
“這些都能給我們?”右賢王問。
“當然!每年都給你們一批作為奴隸贖買費用,此外,你們還可以用馬匹和牲畜再換一批!我們國王說了,儘力滿足你們的需求,讓每一個哥方家族都用上這些好東西!”
“嘶……”左賢王倒吸一口冷氣,叫囂的話到了嘴邊,卻說不出口。
可汗用非常複雜的眼神看了一眼旁邊的禮物,對首玉柱說:“感謝尼國國王的美意,這些東西每年能給我們多少?”
交易開始……
……
尼國四年六月初,大神山北麓。
經過一個月的撤離,大神山以北已幾乎沒有蘭國人了。尼軍和此前的蘭軍主力也撤過了山。北麵的土地已經完全由哥方人占據,以前的哥方草原已成凍土,被完全放棄,黎城以北的土地也極少有人居住。
談判進行了一個月,所有細節均已敲定。此刻,在大神山一線,我和哥方可汗結束會盟,互相交換了奴隸和“贖身費”。
盟約規定,尼國一次性付給哥方人陶器3萬件,銅器2000件,玉器、衣物等若乾。此後每年,尼國給予哥方陶器6000件,銅器400件。雙方在大神山八陘開放互市,每年年初議定各類商品價格,並開市場進行交易。
哥方人立即遣返手中的全部蘭國奴隸53000餘人給尼國,其餘的曼方奴隸和翡國奴隸無需遣返。
雙方劃境自守,互不侵犯,公平互市,加強交流。歡迎哥方可汗等一眾高層組團來尼國參觀。
盟約議定後,哥方可汗率軍全部撤離,而5萬多蘭國百姓開始通過大神山進入新的家園,許多人走在路上便不禁伏地大哭,既為此前橫死的親人朋友,也為劫後餘生的自己和尚存的家人。
一個瘸子走到離我大帳不遠處,忽然雙膝跪倒,大喊道:“感謝尼國國王救命之恩!”
“梅拉達,你做什麼?!”身邊的士兵大怒,便要身手拉這個瘸子。不過,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少百姓紛紛在道路上跪倒,喊出同樣的話語,最後,所有獲救的人的聲音彙集成為響亮的兩個字:
“萬歲!”
“萬歲!”
“萬歲!”
聽著這個熟悉的詞語,我感慨萬千,前世的部分記憶恍然清晰。嚴青眼在身邊笑道:“大王,後悔不?”
我知道他說的什麼意思,此前,尼國高級將領們紛紛請戰,希望尼軍的功業再上一層樓,徹底消滅哥方人的威脅,嚴鋼那個戰爭販子更是幾次三番找我,希望把全國軍力,包括後建的南軍全部調來,以“大神山壓卵”之勢剿滅哥方人,吞並整個蘭國土地。
在我軍取得優勢之後,我並未“宜將剩勇追窮寇”,反而為防止大戰持續進行負擔過重、傷亡過多,於是同對方訂立盟約,饒過了他們。
斂兵雖足休民力,坐隳前功也太輕。
這估計是我手下普遍的看法——為何不再堅持一下?
這個問題,估計最近焦頭爛額,吃不下睡不著的丞相大人能夠給他們解釋——吃的東西不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