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他們一臉迷茫的表情,韓成也不禁感到些許無力。這種各說各話的情形確實令人頭疼。
在這個時代,要把某些事情解釋清楚,絕非易事。
“這個……路線的事先彆談了,這樣講根本行不通。
近幾天我打算抽出時間做一個儘可能精確的地球儀,並在上麵標注前往的路徑和美洲的具置,這樣一看便清晰許多。
總之,陛下您們隻需知道,美洲非常遙遠,是大明從未涉足之地,要去就得出海航行,十分艱難即可。
至於其他細節,提前兩天還是晚兩天得知,並無太大差彆。”
此刻,朱元璋正聽得入迷,一心想著趕緊把土豆和紅薯引進來,卻聽韓成這麼一說,心裡很是不滿。
“韓成,你能不能現在就把那什麼玩意兒做出來?
這樣拖著,真是急死人了。”
朱元璋的話音剛落,韓成便抬起手揉了揉布滿血絲的眼睛,臉上帶著幾分倦意:“這事得靠記性,還得頭腦清楚才行。您瞧我現在這樣子,靠譜嗎?”
朱元璋瞄了瞄韓成的眼袋,又瞅了瞅他的神情,重重地點了點頭:“靠譜得很,特彆合適。”
韓成翻了個白眼。
“皇上,您不是剛說過急不得嘛,怎麼眨眼工夫就變卦了?”
“爹,大哥說得對,不如讓他緩一緩。咱們再等等也無妨,總不能知道路卻沒船可用,隻能乾著急吧。”
朱標在一旁勸道。
聽罷朱標的話,朱元璋雖有些不甘,但還是把這事先擱置下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臨走前還不忘囑咐韓成:“這事你得上心,絕不能鬆勁。這幾天非得搞出來不可。”
此刻的朱元璋,活脫脫一個操心的老媽子,哪裡還像是那個雷厲風行、惜字如金的洪武皇帝?
……
“海外不但有好種子,還藏著不少財富呢,對外做生意可賺大錢了。咱大明產的絲綢、瓷器、茶葉之類的東西,在那邊都很搶手。”
許多在大明稀有的物產,例如香料、寶石、珊瑚和樟腦之類的東西,在海外簡直如同唾手可得。往返一次,至少能獲得十倍的收益。
到時候,陛下每年僅靠海外貿易征收的關稅就能達到百萬貫以上,而且可能更多,這都是非常輕鬆的事情。”
暫時結束了有關美洲的話題後,韓成看著朱元璋,又提到了海外貿易的事。
土豆、紅薯、玉米這些作物,已經徹底激發了朱元璋對海洋的熱情。
不過,韓成仍有所顧慮,擔心未來的大明無法始終如一地與海洋保持緊密聯係。
因為目前朱元璋的動力主要來源於尋找這幾樣至關重要的農作物。
一旦這些作物在國內推廣開來,糧食豐收,這種強烈動力可能會消退,到那時,朱元璋的目光很可能再次聚焦於大明本土。
因此,韓成認為最好還是說服朱元璋重新設立市舶司,全力發展海洋貿易,通過獲取巨額財富來確保未來的持續發展。
畢竟,人們對財富的渴望是無儘的,永遠無法完全滿足。
即便一部分人得到了滿足,但總會有人看到彆人因海外貿易獲利而眼紅,緊隨其後投身其中。
隻要這個方向不變,海洋貿易得以長期延續,那麼大明對海外的影響也將長久存在。
相較於朱元璋追求土豆和紅薯而言,這種方式更加長遠、穩定,也涉及更多的人。
“果真如此獲利?竟真能征收到這麼多關稅?你可莫要誆我!
既然這般賺錢,為何我大明的市舶司卻收不上來?每年所收關稅不過區區一萬貫?”
朱元璋依然難以置信。
韓成說:“打個比方你就清楚了,我說的是否屬實。”
宋朝時,尤其是南宋時期,市舶司一年的收入,大概在一百五十萬到兩百萬貫之間,差不多占南宋總收入的兩成!
元朝的時候,我記得沒錯的話,市舶司的收入比南宋還多!”
“真有這麼多?!”
朱元璋被韓成的話驚得目瞪口呆。
一年兩百萬貫啊!
喜歡大明:我在永樂當災星請大家收藏:()大明:我在永樂當災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