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要告訴你們的是,這些事情並未發生在大明之內。
在大明後來的曆史中,不僅未曾廢除跪拜禮儀,反而愈加嚴苛地加以執行。
"
韓力此言一出,朱重八暗自鬆了一口氣。
他就知道,憑借著自己給大明打下的堅實根基,斷不會走到那種局麵!
頓時信心百倍,卻又很快察覺到了事情的些許不同之處。
若是廢除跪拜禮儀並宣揚人人平等並非發生於大明之中,
那究竟是在哪裡發生的呢?而且如果不是明朝子民,
難道你真的是外邦之人不力?!"
想到"番邦"二字,朱重八似乎茅塞頓開,心中的諸多疑慮迎刃而解。
麵前這個韓力不管禮儀舉止、衣著服飾還是行事方式都與大明相去甚遠,
所以他應該就是來自數百年後遙遠異國的番邦,
絕對不會是大明後裔!
韓力一聽老朱這話趕緊連連擺手,
生怕動作稍緩就被直接踢出華夏圈了!
"陛下,小人可是正根正苗的華夏子孫,並非番邦人士!"
韓力極力辯解道。
“既不是番邦?”
既然你都提到,大明從未取消跪拜禮,也沒喊過人人平等這種口號,那你為何要這麼做?你不是番邦之人,到底來自何方?”
朱重八完全不信韓力的托詞。
隨著大明日漸興盛,不少希望歸順大明的異域人士,總是使用各種手段討好。
朱重八對這些早有所見。
此刻,他灼灼逼視著韓力,心中覺得自己找到了韓力言辭中的漏洞。
韓力望向朱重八,緩緩道:“陛下,您可曾想過一種可能,那就是您的大明,在我生活的時代裡,早已不在了。”
韓力話音剛落,整個乾清宮陷入寂靜,不論是朱重八還是朱標,都被這話瞬間驚呆。
“大明已亡?還早就不存在了?這怎麼……怎麼可能!絕不可能!”
一時靜默,死一般的安靜!
“休要在此信口雌黃!我們大明如此強大,怎會輕易滅亡!”
還沒等朱重八開口,朱標率先斥責。
“嗬,你也真能編!敢這樣詛咒我大明?”
朱重八冷聲說道,字裡行間帶著殺機。
“我為何要無端詛咒大明?大明乃漢家正統,正史皆讚大明立國名正言順,無人能比。
我身為中華子孫,對大明同樣感情深厚。
我說的全都是事實,曆史的記錄而已。
陛下與太子也知,朝代更替實屬尋常。
我是從六百年後來的,試問,哪一個朝代能夠綿延如此久遠?史上哪裡有能持續六百多年的王朝未曾衰敗的例子?即便是強大的秦,也不過二代而亡;即便將兩漢合在一起,才四百年;盛唐更是短短二百餘年。”
聽到這裡,本被怒火填滿胸腔的朱重八不禁愣住,細思之下竟覺得此言有理:確實沒有一個朝代能存續如此長時間!
然而很快他就發現問題所在,“我聽說,商朝存續五百多年,周朝立國八百之久!你竟敢妄稱曆史上沒有超過六百年的國家?!”
朱重八的目光銳利地盯著韓力,滿臉不悅。
周朝都能存續八百年,那麼他的大明為何不能堅持五六百年?他雖並非自幼飽讀詩書,但稱帝後極為重視學習,常令人用平白的話語將史書解說於自己,聽聞之餘對此頗為熟悉。
韓力搖了搖頭說:“怎能拿商周與秦以及其後的皇朝相提並論?那時施行分封製度,天子權威渙散,各個諸侯國獨立,所謂的天子,不過是眾多諸侯國聯合的一個首領罷了,能真正管控的地方寥寥無幾。
尤其是到東周時期,權力已大部下放。
春秋戰國時期,天下人關心的是五霸爭雄、七雄爭霸的局麵,有誰還會在意那個周天子是誰呢?”
一席話讓朱重八陷入了沉默之中,儘管內心不願承認韓力的話,可仔細一算,統一後的中央集權式王朝確實從秦始,比起之前的夏商周差異頗大。
而從秦以來,曆數秦漢乃至魏蜀吳三國,再到兩晉南北朝,隋唐以至五代十國、宋朝,竟真的沒有哪個王朝超過了六百年!
彆說六百年了,連超過三百年的都沒有。
這……怎麼會這樣?
朱重八滿臉錯愕,站在一旁的朱標也顯露出同樣的神情。
過去,這對父子從未從這樣的視角去思考問題,如今經韓力一點撥,他們猛然意識到這其中隱含的重大事實,令人震撼不已。
怎麼會是這樣?朱重八的表情瞬間凝重起來,臉色難看到了極點。
他沉默片刻後抬起頭看著韓力問道:“那我們大明到底存在了多少年?有沒有達到六百年呢?”
韓力輕輕搖了搖頭。
沒有六百年?朱重八臉色更加陰沉。
“那五百年總有吧?”
然而,韓力依然是毫不猶豫地搖搖頭。
這回朱重八的臉色簡直可以用鐵青來形容了,“至少四百年總該有吧?”
這個數字已然接近他心理承受底線。
但結果依舊,韓力繼續搖頭。
喜歡大明:我在永樂當災星請大家收藏:()大明:我在永樂當災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