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院出來,蔣芬一臉不舍,嘴裡埋怨著:“去什麼老莫,在家吃不香嗎?”
可到底也知道,狗蛋這麼做,是有深意的。
他要沈秋一點一點的去熟悉燕京,並熟悉他的過去,融入進去。
雖然兩孩子在不同的賽道上,但將來肯定要在一起過日子呀。
她家狗蛋,是真的長大了。
知道什麼叫——潤物細無聲。
走的時候,周吾還從家裡順了兩瓶老周珍藏的西鳳,以及兩條特供煙。
沈秋覺得這兩樣雖然貴重,但量小不太好看,還想著再買些水果。
趁著這會,她給董老打了個電話。
快過年了,董老的通告也很多,但老天似乎特彆眷顧她,一問,董老便說在家呢,要下午才忙。
看著陽光底下的周吾,她小聲的靦腆道:“老師,我可能要帶個人來。”
董老高興,他原本就是打從心眼裡喜歡沈秋,也不問帶誰來,就說:“來,來我這就當回家了,不用拘束。”
沈秋心裡暖和,但還是和董老通了個氣。
同為老藝術家的董老媳婦叫潘老師,立馬就張羅了起來,嘴裡還碎碎念著。
“你這個便宜學生命就是好,那樣的人家都能嫁進去。”
董老嚴肅的看了一眼老潘。
“當著人家麵,可不許說這個,她的實力你也見過,就算這輩子不嫁人,將來的日子也不會差,你那些老思想啊,可不興說。”
潘老師知道,改革開放這麼多年,時代早已進步到快接近國際軌道了,她思想沒那麼落後,但驚歎歸驚歎。
同時也替老董高興,臨到老了,收個弟子,都不用怎麼教,自己就有那個大運氣。
重要的是,人家沒飄,上次去港城演出,還給他們寄糕點了。
……
這是沈秋第一次來董老家,也是大院,老藝術家們的大院。
規格比周吾家要低些,都是筒子樓。
尋著門牌號敲了敲門,就聽見董老在裡麵回應。
“來了,是沈秋吧?”
“我來我來,你歇著。”
門拉開,潘老師笑意盈盈。
沈秋連忙問好,周吾也恭敬的喊了聲潘老師。
老潘心裡美,急忙將人迎了進來,又是端茶倒水,又是準備水果。
董老看了眼桌上的西鳳和特供,笑得兩隻眼睛都眯了起來。
“第一次來家,這禮我就收了,但下回可不許帶了哦。”
沈秋說行,沒往心裡去,下次來,她還是會拎東西。
哪有空手上門的。
她給董老介紹了周吾。
董老說:“我知道,你媽小時候老叫你狗蛋,我這輩子就沒收過學生,臨老了收一個,手心還沒捂熱,就被你給拐了。”
周吾笑,意味深長著:“我拐不是正好,以後離的還近了。”
董老說這倒也是,隨後問沈秋,是不是來參加春晚彩排的。
沈秋說是,並將準備好的詞曲遞給董老。
董老一看邊一邊哼:“這詞好,雖然說是從原本的走四方上改的,但新元素讓人眼前一亮,咱們的國家呀,是真的強大了。”
他看完就知道,沈秋不但是搭了周家的快車,也顯出了自己的本事,這歌能單獨占一個節目,實至名歸。
比他之前給沈秋安排的,還要好。
這一唱,基礎就算是打牢了。
可要說到底,還是沈秋自己爭氣,不然有周家的快車,又能怎麼樣呢?
想脫穎而出,至少還得沉澱個幾年。
“你進步這麼快,我以後恐怕都沒什麼好教你的了。”董老唏噓著。
沈秋說:“不會的,我以後還想學學梨園唱腔和台步,希望師母能教教我。”
潘老師驚訝:“真的假的?”
沈秋說:“真的。”
以前她隻是學了評彈,距離寶藏級彆還差遠了,而戲曲唱腔,是她上輩子想學,但一直沒有好老師教的遺憾。
如今有這個機會,又知道師母是梨園泰鬥的傳人,怎麼肯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