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五一過,王鵬就催促著家裡趕緊泡糯米,碾麵,滾元宵,說是要送人。
現在的王鵬由於做出的成績,在家裡說話還是管用的。馬上家裡就動員起來,開始置辦滾元宵的原料和家夥事兒。
“大米芯芯藕瓜瓜,元宵蛋蛋小娃娃。”
就像吉祥三寶一樣,是王鵬他們這兒的能夠拿得出去的三種特產,彆看這些東西後世比較平常,在當時的社會裡,可是饋贈親友的佳品。
給親戚朋友過年送幾斤大米,一捆蓮菜,正月十五再拎點兒元宵,可是十分難得的事情。
因此十五以前,王鵬要早早地將元宵做出來,給蔡光啟他們送了過去。
元宵的餡子是用白糖、紅糖、糖稀、芝麻、核桃混合而成的,講究一點兒的還會在裡麵放點兒玫瑰,然後壓扁,切成方塊,放到盛在籮筐裡的糯米粉中滾,最後滾成一個個像小娃娃的臉一樣白白的元宵。
王鵬將滾好的元宵,五十顆一份,用提前準備好的的柳條筐裝了起來,拎了三筐,坐公交到了市裡,給蔡光啟、蔡光美、張鳳蘭家各送了一份。
“小鵬,你看你還這麼麻煩地給我們送元宵,這東西又不好團弄,真是費心了。”
蔡光啟笑眯眯地看著王鵬嗔怪道。
“蔡叔,沒事的,你沒看我專門用柳條筐盛著來的,碎不了。”
蔡光啟打開柳條筐蓋一看,可不怎麼地,一摞摞元宵整齊地排在哪兒,還真沒有一點兒破損。
“好,那怎麼今天中午就煮元宵吃。”
香甜柔糯的元宵吃在嘴裡確實好吃,讓蔡光啟一家讚不絕口。
“小鵬,你們哪兒的元宵好做不好做?”
“還行,做起來也不難。”
“我想給我們單位元宵節前發點兒福利,你看能不能趕上?”
“今天初八,給我三天,哪怕五天,也才十三,應該能趕上,不過不知道能要多少?”
“每人兩斤,你給我準備一千斤吧。”
“蔡叔,可以,不過糯米、芝麻、核桃都沒問題,就是白糖和紅糖需要你幫忙給搞點兒。”
“那個沒有問題,白糖紅糖我給你各準備三百斤夠不夠?”
“夠了,絕對夠了。”
“那行,我給他們打電話,讓他們裝好後,過來接你,直接坐車回去吧。”
“好的,我沒有問題。”
王鵬也沒有想到自己送元宵的一個平常舉動,竟然帶了一筆生意,雖然掙不了多少,但是,也是一條路子。
回到村裡,王鵬仔細地將事情從頭到尾捋了一下。
這個事情自己一家做肯定不行,還得將全村的人一起來做。而且,這也是一次增強自己村裡話語權的機會,自己一定要把握住了。
因此,他將東西放好以後,就和哥哥一起到了大隊書記家。
“老蒯叔,我有件事情想和你說。”
老蒯叔,在村裡當書記多年了,是趙翠娥的上門女婿,性格十分的好,誰家有個事事情情都樂意幫忙,在村子裡的威信還是很高的。
“小鵬,什麼事?你儘管說,隻要能幫上的村裡肯定會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