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校長出去以後,那老者爽朗地笑了一下。
然後,轉向王鵬說道。
“王鵬同學,不要拘束,我先給你做個介紹。”
說著他指著坐在他左手邊的那位戴眼鏡的中年女士說道,“這位是省師大的張教授。”
又指著一位坐在他右手邊的男士說道,這是市教育局的劉處長。
接著連指了兩位,一位是區教育局的呂局長和公社教辦的胡主任。
最後,他自我介紹道。
“我是省出版社的主編秦誌偉。”
他的身份一亮,王鵬明白過來了,原來這群人是衝著教輔來的。
蔡光美曾經說過要聯係他的同學給自己編的教輔找一個正規的出路,看來就是這個了。
不過,王鵬沒有露出自己的心思,而是,大大方方很有禮貌地給大家鞠了一個躬。
“各位領導,老師好,有什問題您們儘管提,我知無不言。”
秦誌偉說道。
“也沒有什麼事,我們隻是聽社裡的一位同誌說,在去年高考以前你編寫了一套高考資料,考生們使用後效果很好。
後來我們做了一次調研,結果發現用了你的教輔的考生竟然有將近七百六十三名的考生考上了大學,還有一百五十二名考上了中專,達標率幾乎超過了百分之五十。
因此,想過來聽聽你是怎麼想到要編這套資料,編寫的思路是什麼?”
“秦老師,編這套教輔的想法其實沒啥,就是當時我看到蔡老師因為學習找不著思路,有點兒煩惱,便將她的課本拿過來自學了一遍,給她捋了捋思路。
本來是就給她一個人看的,誰知就傳開了。
至於,編寫的思路吧,也沒啥新奇的,我就是根據我自己的學習心得寫的,怎麼有利於學習怎麼來,怎麼有利於記憶怎麼來。
說實話,在我看來高考也沒什麼難的。”
在座的五人看他說的風輕雲淡,不由地露出驚奇的神色。
秦誌偉感歎道。
“看來,還真是實踐出真知呀!
王鵬同學,我們出版社想將你編寫的這套高考複習資料在全國出版發行,不知道你有什麼要求?”
“秦老師,這套複習資料編寫的比較倉促,針對的也是知青那些往屆生,不宜大麵積推廣,最多也隻能用三年。
如果需要的話,我可以編一套高中的同步學習教材。”
“真的,你編寫這些資料需要多長時間?”
“就用這一學期吧,正好保證今年夏天升高一的學生用。”
“那你不會有什麼條件吧?”
“條件當然有,我去年編出的複習資料可以發行,不過我要售價的百分之五十,連續發行三年。”
“王鵬同學你知道你的這個條件有多大?我給你簡單的算一下。
今年我省預計參加高考的考生有十萬人,按百分之六十的人購買資料計算,就是要發行六萬本。
每本不多算按三十元計算,就是一百八十萬,這樣你一下子就要拿走九十萬。”
“是的,我知道要拿走九十萬,其實我的目標是一百萬,三年共三百萬。
另外我還知道,如果這套資料傳到外省,可能就要賣幾十萬套了,那錢就海了。
當然,這部分錢我不準備要,讓利給出版社。”
“你就這麼有自信?”
“肯定的,現在來我這兒想販賣複習資料的人很多。
如果我將這套複製資料和其它省的出版社合作,肯定還能要價更高。”
“好吧,我回去商量商量。
不過答應你條件以後,後麵的那套複習資料,你可得繼續和我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