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可是忙了一會兒,等把學校的事情捋順以後,也就到了開學的日子。
這天,王鵬一如既往地來到學校。
他見到了龐老師,將自己放在學校的教輔交給了她,並一本正經地感謝她對自己在小學期間辛勤的培養。
王鵬兩世為人,早就是一個戲精,一陣的煽情,將龐老師的眼淚都煽出來了。
沒過多久,王鵬便在趙校長和五年級喬老師的帶領下,站在了畢業班的隊裡。
彆看王鵬年齡小兩歲,由於這段時間的持續不斷的鍛煉和練拳,身形一點兒都不比這些人差,甚至還冒高一點兒。
男生一隊,女生一隊,他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鎮上初中走去。
交接的過程很簡單,兩邊的老師一碰頭,然後便有歌班級的老師過來領人。
鎮上的初中也不大,初一也就是兩個班。
王鵬被分到了二班,班主任老師姓張,叫張翠蓮。
張老師將王鵬他們領到自己的隊伍旁邊,便將大家一起帶到了初一二班的教室門口,然後重新按男生一隊,女生一隊,個頭大小,順序列隊。
列隊完畢後,讓大家男生一個、女生一個順序走入教室,從前到後入座。
接著就是一個簡單的班會,老師和同學們自我介紹,領新書發書。
就這樣,王鵬度過了自己初中平淡的第一天,成為了一個正式的初中生。和前世一樣,沒有一點兒新奇的地方。
到鎮上上學,王鵬一點兒都波瀾不驚,他準備還是沿用小學的方法完成自己的學業。
從初一下學期跳班到初三下學期,然後直接參加中考。
王鵬知道要實現這個目標很不容易,學習上必須獲得學校老師和同學的認可。
因此,他還是準備建立自己好孩子、好學生、好夥伴的人設。
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鎮上的學生構成和村裡的不一樣,村裡的學生都是知根知底的,世代相處的。
毫不誇張地說,就是你們家有多少餘糧大家都知道,裝不成逼。
鎮上的學生就複雜了,有乾療的,文管所的,駐軍單位的、公園管理處的、以及鎮政府和住民的子弟,都有各自的路子,各有各的說法,甚至還來自天南海北,相對就複雜多了。
這些人,在來自農村的王鵬他們麵前還是有點兒優越感的,認為他們是土老帽出生什麼也不懂。
尤其是那些女同學,見了他們鼻孔都是朝天的。
王鵬當然不以為意,他每天在裝著聽課的同時,認真地編著自己教輔教材,同時也不忘給小龍他們每天早上補課。
對於這些城市戶口的同學,幾乎是不屑而顧。
王鵬他們班的數學老師是學校的教導主任,姓武,叫武法仁,也許是知道些什麼,很關注王鵬。
看王鵬每次上課都低著頭在那兒寫寫畫畫,也不知道他在做些什麼,忍不住在課堂上提問過幾次。
可是,每一次都問不住王鵬,也隻能作罷。
但他知道王鵬不是專心在聽課,而是在分心做一些其它的事情,隻是找不出理由,隻能聽之任之。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之間就是期中考試了。
初中的考試,對王鵬來說就是三隻手指捉田螺,十拿九穩,毫無懸念地王鵬以數學滿分、英語滿分、政治滿分、語文九十五,班級第一、年級第一的成績一考驚人。
對他關注的武老師更是給予了王鵬很高的評價。
“這孩子聰明,真聰明!,將來前途不可限量。”也許這是他對一個不專心聽課學生竟然能考出這樣的成績的待客老師應有的驚訝吧。
但是,他卻忽略了作為學校領導自己話語的影響。
有了教導主任的認可,王鵬好學生的人設直接就立了起來。
這時候,國家恢複高考的政策已經深入人心,增加了廣大民眾對自己、對孩子前途出路的期盼,同時也增加了大家對文化知識的重視程度。
希望學習好,羨慕學習好已成為學生、家長、社會的共識,形成了社會風氣。
很明顯的,自從成績出來一壺,好多同學也從愛搭不理的變的向王鵬主動靠攏起來,冷臉的翻白眼的人也變的熱情起來。
其實,到了初一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