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當地人廣泛的接觸中,麻三知道了廣州近代老房子最集中的地方是在西關,西關曾經是廣州富人集中的地方。
這裡南瀕珠海,是著名的買辦基地十三行的所在地,曾經有進出口貿易碼頭、各種貨棧和倉庫、各國商業機構和洋行,遺存很多的古典建築。
他們立即便搬了過去,在這片區域廣泛地和人們展開了交流。
此時的廣州,和全國各地一樣,到處洋溢著一種走向世界和世界交流的衝動。
由於,廣州地處沿海,是中國傳統的僑鄉,又處於改革開放的最前沿,這種衝動更加的強烈。
出國留學和下海做生意,這兩種事情最需要的就是資金。
在物資匱乏,工資低下的時代,獲取資金最簡潔有效的途徑就是變賣祖產。
因此,他們過來不久,便得到了房屋出售的信息。
這是位於逢源北街的一座全西式三層小洋樓。
據售賣人說,他的祖上是一個西洋買辦,解放後移民到了香港,現在他想投奔他的親戚,急需用錢,因此想儘快把房子賣掉。
房子要價並不貴,隻要一萬五千,麻三他們在張叔的幫助下,將價錢壓到了一萬二,並將屋子裡的東西全部留了下來。
房子過完手續後,他們成功地實現了在廣州立足的第一步。
自此,麻三和計虎開始他們收購老物件的節奏。
按照王鵬的部署,他們這次行動的重點是古典紅木家具。
廣東、廣西本來就是貴重木材主要產地,再加上廣州又是東南亞各國優質木材主要的進口港埠和通道。
因而也就成為了中國家具製造和使用的重要場所。
清晚期廣式家具多采用紫檀、黃花梨、酸枝等名貴木材製作,其中以酸枝家具最為普遍,豪華大氣,乃清朝皇宮禦用家具代表之一。
據說清宮造辦處曾專門設立了“廣木作”,召納廣東家具製作名匠,專門為宮廷製作日常生活所需的廣式家具。
清晚期廣式家具在保留清朝傳統家具優點的基礎上,充分吸收了歐式家具華麗優雅的藝術風格,裝飾手法除了如鬆、竹、蘭、梅、菊、鶴、鹿、獅、羊、龍、蝙蝠、鴛鴦等傳統的動植物紋樣,充分借鑒引用西方歐式紋樣營造中西合璧的效果。
在大麵積精雕細刻的基礎上,將大理石(雲石)、玉石、寶石、琺琅、陶瓷、螺鈿、金屬、黃楊木、象牙、琥珀、玻璃、油畫等直接鑲嵌於家具之上,這種注重鑲嵌藝術的發揮是晚清廣式家具一絕。
東西雖好,既不能帶出國去,又不能當飯吃,當然隻能用來換錢了。
在這樣的環境下,他們深入到西關的大街小巷,到每一間舊宅老屋內搜尋,以極低的價格搬走了大量的黃花梨、紅木、烏木、雞翅木等明清家具。
也就是這時候,王鵬到了廣州。
王鵬自從老師同意他不用上課就放飛了自己,開始忙碌起來。
八月十五那天,他拎了兩斤月餅到了老蒯叔家。
“叔,過節了,給你拎了兩斤月餅。”他一進門就對老蒯叔說道。
“小鵬,你看你,過節過來坐坐就行了,還拎了月餅過來。”
“這不是感謝你的關照嗎。”
“應該感謝的是我,你給村裡辦了那麼多的事情,我都不知道該咋感謝你呢。”
“你可彆那樣說,我畢竟是村裡的一份子,對機會我肯定會為村裡著想的。這不有一個機會,我想和你說說。”
“什麼事?”老蒯叔立即瞪起了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