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王鵬一直待在姐姐這邊,兩人聊了很多瓜子批發的事情,吃過中午飯他才離開。
然後,他到了省供銷大樓見到了盛主任。
“小鵬,你怎麼想到,到我這兒來了。”
“盛叔,從廣州回來就想過來見你,結果一直沒有時間,今天是專門過來看你的。”
王鵬說著將從廣州帶回了兩盒鳳凰單樅放在了盛主任的桌子上。
盛勇一看王鵬還給他買了茶葉。
“小鵬,你還從廣州給我帶茶葉了?”
“這個茶很好,你嘗嘗就知道了。”
“好的,那就多謝了。”
“盛叔,我這次來是有兩件事情和你溝通一下。”
“你說。”
“我不是開了一個炒貨廠嗎,我想通過供銷社的渠道鋪一下?”
“這個呀,沒有問題。但是,一旦打開市場,你們必須保證市場供應。”
“你們一天能售貨多少?”
“絕對不下於十噸。”
“那沒問題,一周後我們每天給你們供十噸炒瓜子,十噸炒花生、十噸炒豌豆和十噸炒黃豆。”
“行,等你貨備好後,我安排人過去拉。”
“還有盛叔,我想過幾天將元宵在市裡也推一下。”
“那個東西可不好組織。”
“這樣吧,你把銷售門市部安排好,我負責安排人派送。”
“小鵬,你是什麼章程?”
“這個很簡單,我安排人不停地在市裡各點送貨就可以。”
“那得用多少人?”
“首先布幾個點,用三輪車送到點上,然後再用腳蹬三輪送到門市部,這樣就把網絡布置起來了。”
“這樣投入是不是有點兒大?”
“這一步將來非走不可,現在不走將來也得走,那還不如現在就走。”
說到這兒,盛勇有點兒聽不懂了,不過有一點他是明白的,就是王鵬要用他的供銷社網點。
這個他不同意不行,因為他知道王鵬找他是沒把他當成外人,即使是不通過他,人家也能把這件事辦成。
“那這樣吧,門市部我負責給你聯係,送貨的事情,小鵬你負責。你送到哪兒,我給你把門市部的關節打開到哪兒。”
“行,那就多謝盛叔了。”
這次和盛勇的談話,對王鵬的啟發很大,給他提出了一個新的課題,就是配送網絡的建設。
現在王鵬並沒有自己的銷售網絡,就得依靠供銷社的渠道。但是,即使是這樣,商品的配送平台建設起來也需要很大的人力和物力。
這是個難題,也是個機會。
如果自己闖過了這一關,對於自己今後快速占有市場將是一個非常巨大的促進。
這也就是王鵬,換了其他人,在目前的環境中想也不敢想,而他卻鬥誌昂揚,準備奮力搏一把。
和盛勇商量了一些具體的現結措施後,王鵬便告彆盛勇上樓到了蔡光啟的辦公室。
同樣是兩包的鳳凰單樅放在蔡光啟的辦公桌上。
“小鵬,怎麼你現在才來,我還想著你一回來,就會到我這兒講你,到廣東的感受呢?”
“蔡叔,我也是沒辦法,家裡一堆的事情,這不剛處理完就趕過來了。”
“說說吧,講講你廣東之行的感想。”
“目前的廣東的物資非常豐富,對我們來說確實處處是機會,但是太亂了,風險也很大。
開放帶來的走私猖獗,嚴重損害者國家利益,我想國家不會置之不理的,過不了多久肯定會有一次嚴厲打擊。”
“你的意思是國家又會往緊了收口子?”
“這倒不會,開放的總方向是不會變的,但是走私也是要嚴打的。因此,我們進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方麵的風險,這個我和童叔、張叔都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