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在院子裡走了一圈下來,感覺寶輝他們在津城收的老物件,比在省城收的東西檔次高了不少,數量卻少了很多。
“你們收的東西也不多嗎?”
“師父交代了,收老物件不是收破爛,他讓我們要有選擇地收。因此,我們收起東西來跟在省城收東西的思路就變化了很多,專揀能看上眼的收,不像在省城,隻要是老物件能收就收下來。”寶輝將給王鵬解釋道。
這個王鵬理解,但是這與他的理念不符,這和師父上次批他的道理一樣。同樣是古董,在師父的眼裡和在王鵬的眼裡的古董是不同的。
師父眼裡的古董,是那些值得珍藏的老物件。
在王鵬眼裡的古董,是後世那些可以增值的老物件,雖然算不上真正意義的古董。但是,現在看起來一錢不值的老物件,在後世也是很有價值的。
比如說家具,能入師父法眼的是那種可以傳世的家具,但在王鵬眼裡,隻要是紅木家具就可以收,不管好壞。
這就是差彆,說來說去還是錢給鬨的,在師父的觀念裡要好鋼用在刀刃上。在王鵬的眼裡,他是要將舊家具作為一個產業來做。
而且,師父根本想不到後世家具的市場會那麼大,珍貴的木材會那麼稀缺。
王鵬知道再過一兩年,隨著開放的進一步加大,國外就會掀起中國古家具的熱潮,那些老外,港澳台商人就會像蝗蟲一樣湧入國內大肆收購古舊家具。
他就是要利用先發優勢,將這些資源儘快地攏在自己手裡,不讓這些家夥再低價將這些資源掠走。
說實話,與其說他不想放棄這個機會,還不如說不想給彆人這個機會,他們想買就必須到自己手裡來買。
隻要資源掌握在自己手裡,那就有說道了。
至於那些可以傳世的家具,王鵬壓根兒就不想賣,要自己收藏,哪怕要賣,也得讓買家付出應有的代價,不死也得脫層皮。
但是,這些話不能說啊,即使是對師父也不能說。
看完齊峰的庫存以後,王鵬回到了前院的辦公室,拿起桌子上的賬本又仔細翻了翻。
師父的規矩確實好,賬本記得清清楚楚的,而且收獲也頗豐,這一點王鵬還是十分滿意的。
“辛苦了,秋會那兒,我就不去了,你們想辦法通知他一下,晚上我們聚個餐。
哦,對了,現在你們收東西是自己出去收,還是等彆人送貨過來?”
“經過這幾個月的運作,好多人都知道我們在收老物件,有些人現在已經開始專門出去為我們收老物件,送貨上門的人很多,還有一些收破爛的收到了東西也送到了我們這邊。
同時,我們也出去收,主要是得到信息去淘老宅子和鬼市上去收。”寶輝給王鵬說道。
“師父買的房子,都是這樣的老宅子嗎?”
“大部分都是這樣的老宅子,主要用來做倉庫,還有幾間門麵房,暫時在出租。”
王鵬聽到這兒,不得不佩服師父的執著,他是在給慶祥和的複業打基礎啊。
“行,其它的地方就不去了,咱們回吧。”
王鵬和寶輝、張朝明返回西康路後,他將自己帶的現金拿出三十萬交給了寶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