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康路到通慶裡也就是十幾公裡的樣子,騎著三輪車說遠不遠,很是費了一點兒呢。
好在有王鵬和寶輝替換著騎,才顯得不是那麼累。
一路上,寶輝給王鵬講著通慶裡的情況,讓他知道了通慶裡的大概。
“小鵬,通慶裡是津城的一個四合院式樓房建築群,始建於民國初期,最早的時候是一家銀號,後來改為民居住房。
由十個獨立的院落串聯成中式裡巷,每座建築在裡巷的出入口處均建有過街樓,樓口上端鑲有和蝴蝶狀的鏤空木雕寓意“通達吉慶”。
這裡的每個院落內均建有兩座二層磚木結構青磚樓房,屋頂為坡狀,建築首層和二層均設有開敞式外廊。
建築融合了中國傳統建築元素中的裡巷式布局和西洋建築中的單體建築結構,是一座具有折中主義建築風格的大型民居式住宅。
現在居民形形色色,有幾十家之多。”
“寶輝,按你這麼說,每個院子裡現在是都住有好幾個人家。”
“是的,每個院子裡或多有少,都住著不同的人家,但是也有獨院獨戶的。”
“什麼意思?”
“就是現在有一家落實政策後要回了他們的房子,現在正在鬨著讓人搬家呢。”
“那你今天是要去淘搬家的這些人的老宅子了?”
“不是,是這個要回房子的人家。”
“什麼?”
“這個事情說起來有意思,這家人解放前在通慶裡就擁有一套院子,解放後由於成分不好,自己家院子也就被分了,然後陸陸續續搬進了五戶人家。
落實政策以後,這家人雖然要回了房子,但是讓彆人搬出去就難了,彆說是他,就是政府也不靈。
因為,當初搬進來的人也是有這樣那樣的關係的。
因此,因為這個事情鄰裡之間便鬨得很不愉快。
這家人也苦惱不堪,房子雖然要回來了,住不上,還不如要不回來呢。
他家有海外關係,不痛快之間,便有了將房子賣了移民國外的想法。可是,由於這些事情處理不好,房子哪是那麼好賣的,就一直糾纏在了那兒。
現在,好像有辦法了,這家人便傳出他們要搬走的信兒來了。我也是昨天下午才聽到的信息,今天過去看看。”
“寶輝看來你早就盯上這個院子了?”
“可不,師父在這兒待了三個多月,可是沒少帶我們走街串巷,好多地方都有我們重點關注的目標,時不時地就會過去打聽打聽。”
“那你準備怎麼樣?”
“能怎麼樣,先把老宅子淘了再說。”
“不,我們今天過去將這座院子買下來。”
“買下來?還不夠麻煩的呢。”
“哼,不麻煩輪得著你買?”
“小鵬,看來是,你有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