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你統計沒有,今年元宵賣了多少斤?”
“截止目前為止,已經賣了十五萬斤左右了,估計元宵節過後,賣個三十萬斤應該沒有問題。”
“我們有那麼多軟米嗎?”
“有,你不看這幾天我什麼都不顧在跑東跑西嗎,為張羅這事張社長都出麵了。”
“你的意思是你已經采購到了二十萬斤軟米。”
“差不多吧,這幾天再說幾個村子,估計能買到二十五萬斤左右。”
“好,這樣下去,我們的日子就好過多了。”
“誰說不是呢,每斤元宵掙一塊錢,三十萬斤就是三十萬塊錢呀,拋去成本,起碼也有二十萬塊錢的收入,想想都讓人興奮。”
“叔,這些錢你準備怎麼用?”
“當然是給大家分掉啊。”
王鵬一聽他這麼說,心裡很是無語,一時還不知道怎麼給他說,沉默了很長一會兒以後,他才說道。
“叔,我們在市裡與供銷社合資開了一個商貿公司,你知道我們將盈利是怎麼分配的?”
“怎麼分配的?”
“盈利的百分之四十留在公司繼續投資,發展業務,百分之六十盈利分紅。”
“我也想留一些發展生產,但是我們沒有路子呀?”
老蒯叔也不是無知之輩,馬上就聽懂了王鵬話裡的意思。
“叔,前段時間我到太穀去了一趟,從他們村裡買了三千棵棗樹苗,你知道一棵樹苗他們賣我多少錢?”
“多少錢?”
“五毛。”
“什麼,一棵樹苗他們就要五毛錢?”
“是的,他們賣的是壺瓶棗樹苗,屬於優良棗樹苗。”
“那我們能不能也種樹苗賣?”
“當然可以了,綠化西山需要大量的樹苗,核桃樹、棗樹、杏樹、梨樹、桃樹、蘋果樹、白果樹、皂角樹、丁香樹,包括黃櫨樹、花椒樹、酸棗樹、冬青樹......許許多多的樹我們都需要。
叔,村裡隻要種出這些樹苗我們都可以要。”
“那好,過了年我們就成立一個苗圃地,專門給你種樹苗。”
“叔,種樹苗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你最好找找市農科所,讓他們指導著育種樹苗。”
“行,明天我找找張社長,讓他幫我們問問。”
“好,他肯定有辦法。”
對於村裡今後的發展方向,王鵬也是有自己的考量的。種莊稼肯定不行的,村裡的耕地很少,根本形不成規模農業,無論是種菜,還是種糧,都養活不了村民,更彆說走向小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