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十分耗費精力的事情,他不斷地在回憶中思考,在思考中設計,在設計中完善,幾乎每天都工作到深夜,累得精疲力竭。
好在他有那隻玉鐲能力的加持,要不恐怕就是強壯如他,也堅持不下來。
終於,經過三天三夜的不斷努力,他的教輔總算是定稿了,而且在梳理教書過程中,讓他還有了幾個小小的收獲。
一是他在梳理語文模擬試卷的過程中,他順帶地編寫了兩本小書,一本書是《初中生必背古詩文選集》,一本是《高中生必背古詩文選集》。
在這兩本書中,他不僅將自己回憶起來的初高中課本選錄的古詩文全部涵蓋了進去,而且還將自己所知道的所有考點涉及古詩文選錄進去。
唯一可惜的是,那個手鐲在王鵬不知不覺的吸附下斷成了好幾節,讓他心疼不已,不得已隻能收起來,將從侯濤那裡得到的那個玉人用來替代。
這個玉人好像比手鐲更加的精致,把玩起來手感也更好,剛開始由於長久地埋在地下,表麵很是粗糙,經過盤玩後,表麵的油膩感馬上就顯現出來,讓王鵬更加欣喜不已。
另外一件事情,在回憶的過程中,王鵬突然想起了一件大事,就是單田芳老師說評書的事情。
評書對後世的小孩來說,也許不是什麼事,可是在當時那可是風靡全國的文化大事,盛況空前,萬人空巷。
這件事的突然想起,讓他頓時想到了一個商機,迫不及待地坐車到了市裡,來到了商貿公司。
“小鵬,教輔編出來了?”童偉也是急了,一見王鵬拎著個大袋子進來立即就問道。
“嗯,編完了,你安排人聯係印刷廠吧。”
“好的。”童偉不待王鵬說話,接過他手中的袋子就走了出去,讓王鵬一時間哭笑不得。
過了好一會兒久,童偉才返回了他的辦公室。
“小鵬,怎麼裡麵還有兩篇古詩文清單?”
“那是我這次編教輔時產生的附帶品。
我將它們一本起名為《初中生必背古詩文選》,一本起名為《高中生必背古詩文選》。這次交給出版社一起印了吧,不過記得找兩個語文老師將書好好地校核一下,可不敢出錯。”
“行,我立即安排他們去辦。”
童偉一下子拿到了三部書稿,心裡樂開了花兒,腳步都輕靈了不少,吧嗒吧嗒地跑個不停。不一會兒,就又跑回來了。
“童叔,我有一個事情要你立即去辦,抓緊時間辦,趕在彆人前邊辦。”王鵬一口氣說了三個辦字,讓童偉也緊張起來。
“什麼事?”
“單田芳這個人你聽說過嗎?”
“單田芳,乾啥的,我沒聽說過。”
於是,王鵬將單田芳的情況給童偉介紹了一遍。
“單田芳是我國評書大師,1934年12月17日出生於營口市,後隨父母遷居遼寧沈陽。祖輩和父輩都是民間說書藝人,母親唱大鼓,父親是弦師。
1953年,考入東北工學院,不久因病輟學。
1954年,在營口拜著名說書演員李慶海為師。
1955年,進入鞍山市曲藝團,1956年春節首次登台說書《明英烈》,正式開始說書生涯。
同時,他在遼寧大學自學曆史學專業,成為1956年遼寧省唯一一個有大學文憑的評書藝人。
1958年,改編現代題材作品《平原槍聲》《草原烽火》《林海雪原》《紅岩》《紅色保險箱》等,奠定了在書曲界東北紅星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