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溝播種時,應先澆透底水,再將白果側放於溝內,如已出芽則將芽尖向下放置,然後覆蓋約3厘米厚的土壤。
若條件允許,覆土後可覆蓋一層塑料薄膜以保持濕度和溫度。
待胚芽出土後,需適當通氣並逐漸揭開薄膜。
6月份以後,有條件的應對苗木進行遮陰。
第一年銀杏苗木較為嫩弱,不宜施用過量的化肥,應掌握薄肥淡施的原則。遇到大雨天氣時,需及時排水並適時鬆土。
分蘖繁殖,銀杏樹的根際萌蘖可被充分利用,進行分蘖繁殖,這是一種常見且有效的繁殖方法。
銀杏樹經過大砧高接後,其根部往往會萌發出大量的萌蘖,這些萌蘖若任其自然生長,多年後將形成一道獨特的“懷中抱子”銀杏園林景觀。
然而,若采用切除根蘖的方式來繁育苗木,不僅節省了種子資源,還能使苗木生長更為迅速,並提前開花結果。
分蘖繁殖的具體操作方法有兩種。
一種是直接利用現有的根蘖進行切離繁殖。另一種是通過挖溝斷根來促發新的萌蘖進行繁殖。
其中,利用原根蘖切離的方法最為簡便。
在每年的七八月份,對根蘖莖部進行環形剝皮後培土,經過約一個多月的培育,環剝處即可發出新根。
待第二年春天,便可將新株從母體上切離,並進行直接定植。
扡插繁殖有兩種方式,包括老枝扡插和嫩枝扡插。
老枝扡插通常在春季3月至4月間進行,選取母株上健壯且充實的枝條作為插條,長度控製在10厘米至15厘米之間,然後扡插在細黃沙或疏鬆的土壤中,並保持土壤濕潤。大約40天後,插條即可生根,生根後進行正常管理,第二年春季便可移植。
這種方式適用於大麵積的綠化育苗等需求。
而嫩枝扡插則在7月上旬進行,選取當年生且半木質化的枝條作為插穗,長度可為2芽一節或3芽一節。
插穗經過生根粉浸泡後,插入透氣砂質土壤的苗床中。
在扡插過程中需注意遮陰和保持空氣濕度。待插穗發根後,再帶土移栽至普通苗床中。
嫁接繁殖,在銀杏的栽培過程中,嫁接繁殖是一種常用的方法。
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提早銀杏的掛果時間,同時使植株變得更加矮化、豐滿,從而實現高產。
嫁接工作通常在春季的3月中旬至4月上旬進行,具體采用皮下枝接、剝皮接或切接等技術。在選擇接穗時,一般會傾向於從那些生長力強、結果旺盛且樹齡在20至30年間的植株上獲取。
每株銀杏一般可選3至5個接穗,每個接穗上帶有4個左右的短枝。完成嫁接後,銀杏通常會在5至8年內開始結果。
這些方法他都試過,並且獲得了成功,就是缺乏大麵積種植的經驗。
王鵬和張玉才走到仙居溝口時,王鵬來了興趣。
“張爺爺,你給我說說你們汾酒博物館建設的想法吧。”
“小鵬,爺爺知道你種杏樹的意思,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詩由酒而生,酒由詩而揚名。汾酒與杏花的共生關係可以說中國人都知道。
但是,怎麼表達這個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