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近最好不要出去,他們很快就會找你的。”
“是嗎,是不是事情定了?”
“差不多了,我聽說教師培訓中心和教輔研討基地的項目上麵批準了,很快就會立項的。”
“嗯,我知道了。”
“小鵬,出版社讓我通知你過去結算稿酬呢,正好我離開出版社以後,還沒有給你推薦新任主編,下午我們一起過去一趟?”
“行,正好這段時間我的資金也有點兒緊張,過去結算一下也可以。”
中午,王鵬和秦誌偉、童偉在商貿公司旁邊的一個小餐館裡吃過午餐,稍事休息後,他和秦誌偉便到了出版社。
出版社新任主編是從省宣傳部下來的一位處長,姓鄭,叫鄭寶德,四十多歲的一個中年男人。
在秦誌偉介紹過後,對王鵬表現出了十二萬分的熱情。
“王編輯,久仰大名,總算見到了你了。”
“王編輯?”
王鵬剛開始對他的這個稱呼十分的詫異,轉而一想,便知道其中的含義。
原來自己還掛著《讀者》編輯部的一個編輯頭銜,自己差點兒忘了。
“鄭主編,不好意思,早該過來拜見的,確實是事情太多,給耽誤了,見諒,見諒。”
鄭主編見王鵬態度誠懇,更是熱情了幾分。
“有事情乾,就好,不過,王編輯忙起來可不能忘了我們出版社,有什麼好的作品一定要記得我們出版社呀。”
“不會的,不會的。”
鄭寶德也知道王鵬的來意,兩人寒暄過後,便帶著王鵬到了財務室給他結清了稿費,這是一張三百六十五萬四千元的支票。
其中包括王鵬給知青編的那份教輔的一百萬,以及其它同步教材的二百六十三萬,還有就是兩萬四千多塊的工資。
這時候,王鵬才知道出版社還每月給他開兩千塊錢的工資呢,不由地感激地看了一眼秦誌偉。
要知道,這時候大家的工資也就百十來元,能給兩千是一筆很高的工資了,看來秦誌偉真是把自己當寶了。
秦誌偉當時給自己說聘自己為特約編輯的時候,可沒有說工資的事情,想不到悄不聲兒的竟然給自己留了這麼大的福利,怪不得鄭主編能夠喊自己王編輯呢。
領完工資回到鄭寶德的辦公室後,三個人又聊起了教輔的事情。
“王編輯,謝謝你對我們出版社的支持。
今年是我們合作的第二個年頭,再過一年你的那筆一百萬合同的教輔就過期了,不知道你是準備續約呀,還是要出新的教輔。”
這個鄭主編也是一個人精,他不說其它的,專門提出了王鵬當時給蔡老師編寫的那套教輔。
其實,這套教輔的合同裡寫得清清楚楚,當時王鵬和出版社約定出版社隻要每年支付一百萬稿酬,連續三年,三年後自己便放棄版權,交由出版社自行處理。
鄭主編現在提出這個問題,看似關心王鵬的個人收入,實則是督促王鵬能不能給出版社再提供一套新的書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