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這小子出去了一趟,竟然又折騰起來了,一下就買了二十輛卡車,還要成立汽車隊,這是要逆天的感覺。
這段時間大家一直在忙,好長時間沒在一起聊了,現在坐下來聊也聊,肯定也是好事。
因此,童偉比王鵬聊一聊的興致更高。
秦誌偉也想和王鵬聊聊,不過他的想法和童偉的想法是完全不一樣的。
按道理來說,最早和王鵬打交道的可以說是他,幫王鵬打開財富大門的也是他,他應該是和王鵬走得最近的人。
對於老秦這個老知識分子來說,多年的坎坎坷坷,磕磕絆絆,早讓他淡泊了名利,更多的放不下的是自己心中追求的那點兒真善美。
這種心態,和彆人說也許不信,但是,實實在在的的,它是存在於秦誌偉的心裡的。
要不,他不會聽到教輔的信息後,主動去找王鵬。要不他也不會冒著風險說服出版社領導答應王鵬在當時看來是比較出格的要求。要不也不會主動協調,每次積極地將王鵬應得的那份稿酬交給他。
一方麵確實是惜才,喜歡王鵬這個內秀的農村小孩。
而且,王鵬也確實是驚才絕豔,沒有讓他失望,主意一個接一個的,尤其《讀者》雜誌社的創立,讓出版社立於了不敗之地。
另一方麵,還真是自己內心中那點兒小虛榮在作怪。
看著出版社在自己一手的操作下,走向繁榮,看著自己一手策劃的圖書讓廣大的人眾收益,那種滿足感是不言而喻的。
唯一可惜的就是自己老了,機會來得太晚了,不能更好地享受這種氛圍,臨退休那一陣子心中的苦悶,真的是唯有自知,不能言說。
王鵬也許就是自己生命中的貴人,他好像看出了自己心中的苦悶,竟然在這時候向自己伸出了橄欖枝,為自己提供了一個不一樣的,意義更加深遠的平台。
因此,他義無反顧地選擇加入了這個團隊。
來到這個團隊以後,雖然資源少了一點兒,活兒多了一點兒,壓力大了一點兒。
但是,核心的東西一點兒都沒有少,反而更加的廣闊和深遠,讓他就像蘇軾說的那樣,老夫聊發少年狂一樣,充滿了乾勁兒。
雜誌辦起來了,書籍陸續出版了,評書火起來了,磁帶、書籍暢銷了,一切都是那樣的美好,讓他都有點兒不能自持。
現在又要搞什麼閱讀征文活動,真的是個好主意,他相信,這個暑假公司發行的圖書銷售量將會出現大幅度的增長,這些都是需要準備的。
這是需要在一起聊聊的,必須聊聊的,即使不和童偉聊,自己也得請王鵬今晚吃個飯,這是秦誌偉此時此刻真實的想法。
王鵬此時則比他倆要想得太多,他就像一個總策劃師一樣細細地在琢磨著自己的商業布局。
現在,王鵬所擁有的產業分為兩個部分。
一部分就是和童偉合作的文化公司和商貿公司,雖然一個掛靠在出版社,一個掛靠在供銷社,但是說穿了也隻是權宜之計。
以王鵬的想法,文化公司的發展首先以教輔為抓手,然後逐漸進入出版行業,圍繞教育展開教輔、閱讀、雜誌的發行,以及其延伸的產業鏈開展業務。
另外就是娛樂傳媒的發展,首先從評書、磁帶、錄像帶的代理銷售開始,然後向錄製、影音、電視、電影、動畫,以及其延伸產品方麵發展。
本來他是想讓秦老師負責教輔、圖書發展這方麵,讓童叔負責影像這方麵的。
結果今天下午的聊天,讓他感覺到了童叔誌不在此的心意,一件間就讓他有點兒糾結起來。
他知道童偉不想放棄商貿公司麵前巨大利益的誘惑,也壓根沒有想不到影像發展巨大的潛力,真的要讓他轉過彎來,還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情。
商貿公司的發展,也同樣存在許許多多的瓶頸。
首先是和供銷社合作的,盛軍現在負責的商貿集團,再一個就是童偉負責的鼎盛商貿。
當初之所以答應蔡光啟參股商貿集團,王鵬是有私心的。
一是國家物資的統購統銷還會堅持好幾年的時間,而且市場化運作以後還要有一段時間的雙軌製運行,他是抱著背靠大樹好乘涼的思想參與的。
另外,還有一個私心就是想切實地利用一下供銷係統的渠道,儘快地將自己的銷售網絡建立起來。
但是,在這方麵童偉執行的不是太好,反而還不如盛軍執行的好,盛軍最起碼地還運用了王鵬的經營理念,童偉卻隻是在各地市設立了自己供銷點。
這種沒有隸屬關係的合作很脆弱,根本就經不起市場的風吹草動,過上幾年一旦國家物資充裕了,政策全麵放開了,建立起來的關係很快就會分崩離析的。
這也是王鵬之所以想儘快在縣級以上城市建立自己營銷點。
僅僅是這樣還好,更可悲的是,物資采購環節受運輸、貨源等各方麵因素的影響,供貨並不是十分的充裕,根本無法保證整個市場的需求,這就給競爭者的出現創造了機會,這也是他果斷要買汽車的原因。
但是,成立運輸隊那還是需要成本的,一談上工業品,那可不是從個人手裡收點兒舊物件,買點兒土特產,那樣容易的事情,一舉一動都是錢,
二十輛汽車花了將近一百萬塊錢。
說實話,王鵬收了這長時間的老物件也沒有花掉這麼多,而將來創造的價值更沒有可比性。
況且還有汽油、車輛維護保養、人員,以及運營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各樣的風險,想想都讓人頭疼。
這些是需要從長計議的,真的不是一個小事情。
產業的另一部分,就是王鵬自己控製的晉作行、慶祥和、以及批發街和村裡的那些企業了。
這些都投資不大,雖然還沒有收益,但是,將來一旦開業了,那就是暴利,這個王鵬倒不是擔心,唯一擔心的還是各地商業網點的建設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