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中國無線電發展曆程(四)_重生76,我為知青編教輔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76,我為知青編教輔 > 第二百七十八章 中國無線電發展曆程(四)

第二百七十八章 中國無線電發展曆程(四)(1 / 1)

北京生產的牡丹牌電子管收音機五六十年代在東南亞是最暢銷的。

電子管收音機與半導體收音機相比,前者體積大、耗電大,但是音質好,比較逼真。後者體積小、省電、便於攜帶,但是音色失真比較大,當時價格昂貴。

如果說,半導體晶體管的第一個商業化產品是半導體收音機,那麼收音機產業對中國半導體產業來說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如果說北京的電子產業從電子管開始起步,那上海就是主要從晶體管起步的。

1962年9月,上海無線電三廠與上海元件五廠等電子元件製造企業合作,試製成功國內第一台全部采用國產元器件的美多牌28a型便攜式中短波晶體管收音機。

當年10月投入生產,建立國內第一條晶體管收音機流水生產線。采用8隻晶體三極管和1隻晶體二極管組成超外差式電路,分中波和短波兩個波段。

與電子管收音機相比,晶體管收音機耐震動、耗電省、壽命長,上市後立即引起轟動。由於當年晶體管良率低,美多28a投產時每台成本高達192.83元。

1963年,北京組織了大會戰,北京無線電儀器廠仿照日本的一個型號夏普bx327)成功,命名為“牡丹”牌8402型半導體收音機,采用了8個三極管和1個二極管。

1964年9月30日正式在北京王府井百貨大樓上市,價格是一百五十八元。

正值建國十五周年,節後就漲到一百八十多元。這款收音機賣了15年。

1965年,收音機開始在中國普及。

當年,半導體收音機的產量也超過了電子管收音機的產量。

1966年春天,總理提出要積極發展農村廣播網,讓有線廣播和無線廣播相結合。

適合百姓使用的簡易和多功能收音機被全國各省的收音機企業生產出來。

收音機有了一個新綽號“半導體”,逐漸在全國推廣開來,種類繁多,可以說是五花八門,按外形來分,可分袖珍、便攜、台式三大類,落地式比較少了。

在那時,一個家庭能擁有三轉一響,鐘表、縫紉機、自行車和收音機就很富裕了。

1976年,上海無線電二廠再次推出適合農村需要的大喇叭、大電池、低價格的紅燈牌753型一波段小台式晶體管收音機,音質較響亮,既可擺設又可隨身攜帶。

自投產至1990年底,累計產量突破300萬台,為國內同類產品中產量最高、經銷曆史最長的產品。

上海的全國品牌很多,有美多、春蕾、飛樂、紅燈、工農兵、海燕等。

到1969年,上海累計生產晶體管收音機173萬台,占同期晶體管收音機全國總產量的1\3。

全國還有眾多知名品牌,如北京的牡丹、天津的北京、無錫的詠梅、南京的熊貓牌等。

各地生產的半導體收音機有如雨後春筍數不勝數,大部分省市都有知名的區域性品牌,天津有長城牌和海河牌,武漢有長江和黃鶴牌,雲南有春城牌,廣西有鶯歌牌,湖南有楓葉和梅花牌等。

八十年代,傳統集體製度終結,大承包開始,以前的大隊連到每家每戶的小廣播斷了。

農村裡不少人家擺上了台式收音機,越大越好,看上去就是豪華家電。春節聯歡晚會時,街上的人看電視春晚,農村裡則聽廣播春晚,大家圍在一起烤火、吃東西來守歲,也彆有風味。

1983年,根據國家能源政策,電子管收音機全部被半導體收音機取代。

收音機款式從大台式轉向袖珍式、組合式,突破了調頻、立體聲、集成電路化等關鍵技術。

後來,收音機和錄音機合並成收錄機成為了潮流。

1983年1月,燕舞1520型便攜式二波段單卡收錄機研製成功。

喇叭多,功能全,紅燈閃閃的燕舞收錄機誕生了,燕舞主打手提式的收錄機。

當時流行跳舞,需要的是裝上乾電池、拎出去就能用。中國的消費群體以普通老百姓為主,燕舞也因此成為全國最大的收錄機生產基地之一。

燕舞集團花費400多萬,在tv做了3年廣告。

1988年tv元旦晚會開始前的廣告節目中,第一個就是一陣霹靂舞曲聲中推出的燕舞收錄機廣告。

隨後,廣告語響徹大江南北,“燕舞,燕舞,一曲歌來一片情”的調子。

雙卡收錄機有一個重要的好處是可以複製磁帶,單卡可以錄收音機裡的歌曲。

收錄機也叫麵包機,可以裝上電池開著外放招搖過市。

國內收錄機市場逐漸縮小,燕舞在1993年後開始明顯地走下坡路,1996年底,宣布全麵停產。

深圳有一家八十年代做收錄機起家的公司,一直活到今天,始終堅守音頻領域。那就是京華電子。

京華電子在1986年至1996年十年間生產的收錄機產品,年產量名列全國第一,錄音機機芯產量位居世界第一。

由於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儘管中國在電子管和晶體管等分立器件上有積累,但是八十年代,在集成電路上已經遠遠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

改革開放浪潮到來,南方湧現出了一批造機新勢力,采用世界最新的集成電路技術,如德生和德勁。

梁偉德生)、李東生tc)、黃宏生創維)、陳偉榮康佳,後創辦宇陽和微容做陶瓷電容)都是在1977年恢複高考後第一批考上華南理工。

1988年,梁偉擔任廣州迪桑電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同時被派到東莞創建東莞迪生收音機廠並擔任首任廠長。

梁偉給公司產品想了個品牌叫“迪生”,希望像發明家愛迪生一樣不斷創新,後來因注冊問題改名“迪桑”。

1994年,收音機在當時是個夕陽產業。

有利可圖的高端市場被索尼、鬆下等日本廠商壟斷,國產品牌隻能在低端市場靠價格戰苟延殘喘,最便宜的隻賣七八元。

龔虹嘉說他花了600元買了一台索尼收音機,拆拆卸卸之後,他發現這個洋品牌並不是什麼了不得的高科技,隻不過外觀和品牌比國產的好。


最新小说: 港島誘夜 挺著孕肚去隨軍[六零] SSSSSSSSSS級狂龍出獄 吞噬百萬神魔,我直接打爆天道! 漢室風雲錄 和死對頭雙穿,冷麵丈夫成了權臣 快穿:心中無男人,拔劍自然神 穿越末世之寶媽有點凶 仙子,你的本命劍成精了 護理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