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格局是廣東民居典型的“三間兩廊”的肌理,“三間”指的是排成一列的三間房屋,其中間為廳堂,兩側為居室。三間房屋前為天井。天井兩側的房屋即為“廊”。
“兩廊”用作廚房或門房。
這種廊簷相間的布局,刻意營造虛實相結合的意境,不但較於閉塞自封的北方建築更顯開放,而且還擰開了一道實用的閥門。
一方麵便於空氣流通、消暑散熱;另一方麵靠著廊廡連接了建築的骨骼,起到隔絕風雨、遮擋陽光的作用。
屋裡的家具確實是上好的黃花梨,讓王鵬有一種發財了的感覺。
旁邊的祠堂為三進式院落,左側另有三進配房以小巷側門連接,建築總麵積1000平方米。
一進麵闊五間,進深三間。
大門兩側次間與明間前麵各安放一條弓形石枋,枋下兩邊使用石質角替,枋上承放石獅,獅上置一鬥三升鬥拱。
花崗石大門高大雄偉,高3.6米,闊2.05米。大門上有匾額,楷書、陰刻,每字50x60厘米。楹聯,行書、陰刻,每字25x40厘米,字體俊逸流暢,有較高的書法價值。
入門兩側有須座門墩石一對,通高63厘米、通闊54厘米。
連接一、二兩進的回廊共有三部分組成。
中間硬山式屋頂、前後兩間為卷棚式屋頂,此種做法既擴大了前天井的深度,又顯得富有變化。
卷棚廊梁上安放八邊瓜棱與梅花鬥組成的聯合構件承托檁條,此構件雕刻精巧彆致,頗具地方特色。
廊房橫披裝修紋飾豐富多樣。
整座建築使用布灰瓦,而用綠色琉璃瓦剪邊,顯得莊重古樸。
建築內雕刻工藝流暢,所刻石獅傳神活現、栩栩如生,木構件駝礅,鬥子精巧典雅。
牆壁上保存了很多繪有古代賢聖的壁畫。
陳列的家具也是非常珍貴的花梨木,看了這個以後,王鵬對麻三高高地豎起了大拇指表揚了一頓。
吃過晚飯後,麻三又帶著王鵬幾個挨著參觀了村裡其它的院落,幾乎每個院子裡都儲存滿了收來的老物件,靠村口的那幾座院子,則是放著供周轉用的買來的物資。
“小鵬,明天或者後天,家裡的車隊就該過來了,你見是不見他們?”
“明天咱們就要到寶安去了,估計見不上了,不過你叮囑咱們的人,將這封信給老舅帶回去。”
“好的。”麻三接過了王鵬遞過來的信。
“這次給老舅寫信回去,主要是讓他給你這兒再派五十個人過來,以後你這兒的業務量又要加大了。
三兒,去港島需要你提供五個人,現在去雲南也需要你提供三個人,而且這些人都是你剛開始帶出來的主力,一下子動八個人你們這邊的生意,不會受影響吧?”
“不會的,現在已經運行很長時間了,業務已基本上走上正軌了,難度也不大了,這樣調整調整反而是好事,讓大家都有了發展的空間。”
“那就好,選好去港島的人,明天讓他們一起去寶安吧,去雲南的人準備好了也可以出發了,給他們帶五萬塊錢,重點讓他們將木材和翡翠原石的市場給摸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