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明年深圳才會正式成為特區,蛇口工業區的基礎設施正在建設當中,一切條件都不具備。
而且,自己的資金還存在缺口,等上個一年半載的時間所有條件具備以後,才是自己特區大顯身手的機會,這次來蛇口也就是掛個號,要把號掛上了,也算是目的達到了。
因此,他一點兒都沒有猶豫,轉身便離開了蛇口來到了鳳凰大隊。
根據約定,強哥這時正在村裡等著他們呢。
找著強哥,接上頭以後,稍微寒暄幾句,王鵬他們連氣都沒喘一口就開始了緊張的工作。
王鵬他們一家一家地走訪,一家一家地談判,最後在鳳凰大隊買了三十多套老宅子,平均價格在一萬左右。
正好繳獲東北幫的那三十萬塊錢頂上了用場,王鵬很利索地和當地居民進行了財貨兩清,將房子在村委會的見證下過戶到了鼎盛商貿公司的名下。
用地的問題談得也很順利,永鵬和鳳凰大隊以每畝地五百元的價格簽下了鳳凰大隊一百畝地,三十年的租期。
鳳凰大隊的老宅子呈梳式布局,像梳子一樣排列行,鱗次櫛比、整齊劃一。
房屋大多為青磚灰瓦,二進三開間,二廳一天井二廊房,四周山牆和門簷裝飾著各種人物花草圖案,是典型的廣府風格。
建築群中有木刻動植物圖案,構思複雜、風格突出,不論是豪宅或一般民宅,大門上方都有吉祥物類的雕塑圖案。
外牆上部至簷下都設有立體雕塑圖案或壁畫,木製簷屏絕大多數都有人物故事類或花草樹木類木刻圖案。
此外,巷道也頗具特色。
青石板鋪就的小徑貫穿整個村落,為了適應南方炎熱的氣候,巷道高寬比多在1.5比1到2比1之間,使得多數巷道全天都處於建築陰影之中,夏季主導風向形成冷巷。
因為采用“梳式布局”,路人在巷道中隻能看到鱗次櫛比的山牆和寨門,不能一眼把民房內看個通透,保持了十分良好的私密性。
文氏大宗祠是老宅子中最為典型的建築,三開間三進深布局,磚木結構。磚牆下部用紅條石壘砌,木梁上有雕飾,整體風格簡潔樸實。
前堂大門兩側設有塾台,門上有刻有“文氏大宗祠”的石匾,門下是高大的門枕石,門內豎立著一扇屏風。
前後出簷廊,簷板皆有花卉人物瑞獸圖案,廊梁架的結點上雕有動物、人物、花草的駝墩、鬥拱和圓鬥狀瓜柱。
天井兩側設亭台式廊坊。
中堂為硬山屋頂,琉璃瓦剪邊,鑊耳式山牆,中堂後部有兩道加牆。
這裡是文氏族人祭祀祈福、議理公事的地方,中堂後牆兩側各有一道邊門通向後堂。
村裡其它的建築也很有特色,有的修建於明代,有的修建於清代,都具有明顯的嶺南地方建築特色。
鳳凰大隊的西邊是鳳凰山,是珠江口東岸的一座低矮山脈,屬於粵東沿海蓮花山係,山體呈東北—西南走向。
這個地方,上一世後來被開發成了森林公園,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這一世,如何的利用,王鵬有自己的想法。不過,現在他實力不夠隻能先插進一腳再說。
王鵬非常地滿意鳳凰山、鳳凰村周圍的自然環境,雖然想在雜草叢生,看似荒涼,但是,在經濟大發展的後世,它就是一個裝滿了人們幻想的聚寶盆,讓你在其間能得到無窮的快樂和休憩。
當然,走到那一天的路還很長,需要海量的經濟支持,但是王鵬不介意為此而努力。
他們在鳳凰大隊滯留了三天,將房屋手續,土地手續等一切事情捋明白以後,他委托在強哥在當地居民中找了兩個人,幫自己看守房屋,並組織清理土地,等自己人過來接手,他帶著小龍和二狗又回到了寶安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