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世成笑著點點頭,楚河很機靈嗎,知道趁機把事情定下來。
大臣們卻全都耷拉下了臉,心中七上八下地琢磨著該如何保住自己的地位。
永曆帝有些遲疑,也有些迷茫,畢竟這種事情他從來沒經曆過。
作為被推舉上來的皇帝,他根本就沒有多少威望可言,也就占著個正統的名分。
軍國大事他好像參與了,又好像沒參與,更多的是在最後大臣們商議完畢後,自己象征性地同意下,印個章而已。
這些大臣有不少都是從南直隸出來的,數朝元老,德高望重,朝廷柱石,反正這些詞都是用在他們身上的。
彆說動一動了,就是說一說永曆帝都不敢,那都是要哄著才行的。
不過大家說的也有道理,這些大臣們確實有些耽誤事了。
但要如何做呢?
永曆的目光不由得看向了楚河,既然這位說了,應該是有辦法了吧?
卻不想也迎來了對方期盼的目光。
這,這是什麼意思?
難道要他拿主意?
楚河看到永曆的目光,不由得也是一愣。
自己都開口了,還有林世成當背書,這些大臣肯定不敢再多嘴了。
現在不是該這位皇帝開口,大力整頓朝堂了嗎?
怎麼對方一臉迷茫的樣子?
輕咳一聲,楚河乾脆直接開口了。
“這個,眼下朝廷情況如何,也隻有陛下和李將軍最清楚,如何調整兩位可有個章程?”
永曆的嘴角頓時扯了扯,有些為難地看向一旁的李定國。
可惜對方也是一臉的愁容,先不說他也不是十分了解朝堂的情況,再者就算他了解,這事也不是他能開口說的啊。
至於那些大臣,一個個全都眼巴巴的看了過來,更是讓兩人為難。
沒辦法,從來沒經曆過啊。
一旁的泰昌帝看不下去了,這還是帝王嗎?
簡直連崇禎都不如。
默默歎了口氣,朱常洛沉聲說道。
“時局不穩,朝廷動蕩,大臣們負責的事宜恐怕也有波動,確實不好直接下結論。”
聽到皇伯開口,永曆就像是找到主心骨一般,立刻激動地望了過去。
永曆此刻也反應過來了,自己沒有當帝王的經驗,甚至都沒有受過該有的教育。
但這不要緊,眼前可是有現成的三位帝王。
而且還是三位風格迥異,取得不同成就的三位,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亦或是怠政的經驗都有了。
自己不請教他們,請教誰。
那位林先生的意思可是以自己為主,那還有什麼可客氣的。
“確實如此,所以朕一時之間也不知該如何取舍,還請皇伯賜教。”
朱常洛掃了眼跪成一片的大臣,他雖然當皇帝的時間短,但當太子的時間可不短,經受過完整的帝王教育,這一點可是要比兩個兒子強多了。
看著這些大臣的模樣,心中就大概有數了。
“這樣吧,每位臣子書寫一下目前負責的事務,總結一下之前的經驗得失,再上策一篇針對目前局勢,如何調整配合當下戰略的奏折。”
“到時永曆你再一一問對,以決定去留和位置。”
永曆帝稍微想一想,便明白了皇伯的意思。
這樣不但能分辨屍位素餐之輩,更能讓自己熟悉政務,知曉朝堂如何運作,以及每個人的脾氣秉性和才華能力。
還能更進一步地穩固朝堂,樹立自己身為皇帝的威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