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言下之意,若能解決隱蔽行軍、快速渡河這兩個難題,他也支持主動出擊之戰略。
三人圍在輿圖周圍,凝眉苦思。
數十萬人卷入其中的一場大戰,主動與被動之間差距甚大,碎葉城雖然在安西軍控製之下,可城內城外遍布胡人,很難保證軍隊布防的消息不會外泄,敵人有的放矢,固守防線便難上加難,稍有差池便有可能防線崩潰。
若能趁著敵人集結之時發兵突襲,給予敵人重創的同時更能狠狠打擊敵人士氣,幾乎可立於不敗之地。
可隱蔽行軍、快速渡河這兩個難題,著實難以解決。
房俊目光在西域輿圖之上轉了一圈,忽然問道:“之前祿東讚試圖配合大食人,發兵截斷河西四郡,使得安西軍斷絕增援、孤軍奮戰……但即便當真河西四郡被斷,為何祿東讚會堅定認為安西軍守不住西域?”
以噶爾部落當下之處境,若無萬全之把握,豈敢貿然背叛大唐?
裴行儉麵色一變,思索片刻,道:“必然在西域境內,另有內應!”
大食軍隊再是浩浩蕩蕩幾十萬之眾,可畢竟之前已經敗在房俊手上一次,損兵折將、折戟沉沙,此番卷土重來,任誰也不敢說其有必勝之把握。
此等情況,以祿東讚之精明,怎會暗中配合大食人?
唯一的解釋,便是西域各部胡族之中,有人成為大食人的內應,在大食軍隊正麵猛攻之時忽然在唐軍背後反水,如此,安西軍才能腹背受敵、全軍覆滅。
安西軍覆滅,西域淪陷,大食軍隊與內應合兵一處突破玉門、陽關等處關隘,橫掃河西,兵鋒直指關中。
如此,噶爾部落才能從大唐的威壓脅迫之中脫身……
薛仁貴目光灼灼:“會是誰呢?一定要將此人揪出來,末將親自領兵前去,將其抄家滅族、一個不留!”
裴行儉道:“不如問一問祿東讚?他若不說便施以酷刑,無論如何都要將內應揪出!”
房俊沉吟著,腦筋飛快轉動,逐一分析:“其實要揪出這個內應倒也不難,首先,此人必定與大唐有著血海深仇,固然一時投降內附,卻心有不甘,時刻向著背叛大唐。其次,必然要有一定的勢力,兵馬不能低於數萬之眾,否則就算其臨陣反水,也不能威脅我軍之後陣……”
說到此處,答案昭然若揭。
裴行儉與薛仁貴麵色驟變,齊聲低呼:“阿史那賀魯!”
房俊點點頭:“目前來說,此人嫌疑最大。”
裴行儉麵色難看:“若當真是阿史那賀魯,事情就麻煩了。”
剛剛還叫囂著要親自統兵前去將內應抄家滅族的薛仁貴也悶聲不語。
房俊問道:“阿史那賀魯現在在哪兒?”
裴行儉道:“其統帥所部,駐紮於庭州莫賀城,目前未有異動。”
頓了頓,沉聲道:“若果真阿史那賀魯為內應,咱們不能輕舉妄動,定要想一個萬全之策予以應對,否則稍有不慎便會引發整個西域動蕩,一個冬天的時間,咱們未必能夠懾服各部、穩定局勢。”
房俊頷首,阿史那賀魯也不是什麼小魚小蝦。
上一次西域之戰,阿史那賀魯糾集突厥殘部意欲反叛,最終兵敗。可礙於當下西域之局勢,突厥之影響並未全部消除,所以朝廷赦免其罪,仍許其擔任昆吾道行軍總管,駐紮庭州莫賀城,以幫助穩定西域局勢。
如今乙毗射匱可汗早已遁逃至吐火羅,勢力大損苟延殘喘,作為室點密可汗五世孫的阿史那賀魯,便是“根正苗紅”的突厥大汗接班人,十餘萬突厥族人定居於庭州附近,隨時隨地都能拉起一支數萬兵馬的軍隊。
萬一其狗急跳牆,整個西域都將被他攪合得天翻地覆……
房俊直起腰,哼了一聲:“既然祿東讚這老賊瞞著咱們,那阿史那賀魯就讓他來解決!他解決不了阿史那賀魯,老子就解決他!”
(本章完)
喜歡天唐錦繡請大家收藏:()天唐錦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