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萬勝!”
不知是誰在大帳之中忽然吼了一聲,緊接著,所有人都振臂狂呼、興高采烈!
祿東讚雖然料到唐軍此戰勝算極大,但如此乾脆利落的大獲全勝,仍舊令他感到意外,他曾跋涉萬裡親自去往大馬士革,深知那個所向無敵、疆域遼闊的國家是何等強盛,所以他等著兩國交戰、兩敗俱傷,吐蕃可以從中漁利……
那阿米爾亦是曾征服波斯的名將,麾下兵強馬壯,怎能敗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慘?
他看向房俊:“能否讓老夫看一看戰報?”
房俊不以為意,擺擺手自有書吏自裴行儉案頭取來戰報,他則喝著茶、低著頭,仔細思量棋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其實是在腦海之中複盤,這局棋,他輸了。
祿東讚接過戰報,一封一封、仔細觀閱,房俊在複盤棋局,而他的腦海之中則複盤這一次的恒羅斯之戰。
當他見到整個恒羅斯城被預先埋設的火藥炸上了天,便幽幽歎了口氣……
火藥!
又是唐軍賴以獲勝的致命武器。
大唐立國之後,太宗皇帝帶著文武群臣勵精圖治,很快創造出一個“貞觀盛世”,國力強盛、繁華富裕,加上立國之初那一群精兵良將尚在,整個國家武德充沛,在此基礎之上覆滅東突厥、重創西突厥,一時間六合八荒無敵手,諸多剽悍不可一世的胡族匍匐於大唐腳下,共認“天可汗”!
這些並不出乎預料,漢人每一次從滅國的廢墟之中爬起來,總能創造出一個煌煌盛世、橫掃六合。
但隨著局勢穩定,那些立國之初的文臣武將們便逐漸開始耽於享樂,世家門閥依附於帝國軀體之上敲骨吸髓,吏治腐敗、土地兼並……帝國勢不可免陷入衰弱。
其間偶有中興之主,能將衰敗的國勢予以扭轉,但最終依然是國力傾頹、民不聊生、王朝覆滅……
這是王朝規律,古今如一。
大唐再強,也難逃鐵律。
然而火藥的出現,卻極有可能打破這個規律……
唐軍鐵騎威震天下、難尋敵手,但一名優秀騎兵的培養並非一朝一夕可成,不僅需要兵卒的天賦,需要日複一日的訓練,更需要甲胄、戰馬、糧秣、餉銀等等投入,每一個騎兵的背後,都是一個巨大的財政數字。
沒有哪一個國家會源源不斷的予以投入,等到文恬武嬉之風盛行、國家財力不支,唐軍的兵卒素質必然下降,連帶著唐軍戰力也會大幅下降。
到那時,便是周邊胡族番邦的機會。
但火器橫空出世,卻打碎了胡族番邦的希望!
即便是一個孩童、甚至一個老嫗,也能通過簡單的訓練熟練操控火器,火器在這些老弱婦孺手中、與在青壯手中,所能展現的威力是一樣巨大的!
某種程度上來說,若大唐能夠製造出足夠多的火槍,人手一支,那麼大唐就可以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全民皆兵”……
大唐有多少人口?
起碼幾千萬!
當然,並不是每一個拿著火槍的人都能成為合格的戰士,戰爭也不是單純的堆積數字,後勤、輜重、糧秣……每一項都製約著戰爭的勝敗,但大唐隻需做到“十丁抽一”,便能彙聚數百萬軍隊。
普天之下,哪一個國家、哪一個部族可以抗衡?!
大唐的“武運”,極有可能因為火器之故,長長久久的延續下去,壓得周邊胡族喘不過氣,要麼在火器毀天滅地之威力下亡族絕種,要麼主動依附於大唐,“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成為華夏的一部分,湮滅印記、淪為附庸……
而火藥這等“滅世神器”的發明者,便是眼前這個看上去清雋明朗的年青人。
當真是因國運之昌隆,便能滋生出此等驚才絕豔之輩?
房俊伸手拂亂棋盤,歎氣道:“大論棋藝精湛,在下不及也。”
祿東讚被打斷思緒,也放下手中戰報,笑著道:“棋藝小道,閒來娛樂而已,至大亦不過是修身養性,輸贏何足道哉?二郎素來以大地為枰、以蒼生為子,這一盤棋占儘先手、無往不勝,才是真的厲害。”
房俊眉梢一挑:“我可以將這話當做誇讚?”
祿東讚指了指那幾份戰報:“二郎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阿米爾之流儘在你之掌握,一場當世兩大強國之見轟轟烈烈之戰,卻如此輕描淡寫、勝券在握,老夫佩服得五體投地。隻不過擊敗大食容易、擊潰大食卻難,隻需其休養生息、整頓兵馬,極有可能於未來三兩年之內卷土重來,卻不知到那時二郎是否依舊有勝算?”
(本章完)
喜歡天唐錦繡請大家收藏:()天唐錦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